随着技术与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中国视频监控市场在历经模拟监控、数字监控等不同发展阶段之后,逐渐向IP监控时代过渡,以遵从快速提升的安防标准并满足更加灵活多变的网络监控需求。
中国视频监控市场的从业企业已达数万家,业务覆盖了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在内的众多领域:从前端的视频数据采集、信号压缩处理以及图像解决方案,到带宽提供、网络设备及解决方案,以及PC服务器、网络存储等。目前,中国视频监控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1.市场整体需求大
近年来,中国视频监控市场受到了诸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政府“平安城市”工程以及电信运营商所主导的视频监控项目等一系列市场需求的刺激,整体市场规模快速增长。IDC预计,随着商业、民用安防监控实际需求的不断增长、部署网络监控系统性价比的不断提升,未来五年中国视频监控市场将持续升温,并不断创造出更多的市场需求和机会。
2.用户需求分散
首先,从地域划分上来看,由于不同级别城市监控市场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使得不同区域监控系统用户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从行业划分上来看,各行业对于图像解决方案、图像清晰度、存储内容保存时间等亦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从而直接体现在对于行业网络监控解决方案、视频压缩卡以及存储设备需求组和的差异上。
3.竞争厂商多、竞争关系复杂
整体视频监控系统涉及到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在内的众多领域,而其系统组成的复杂性也决定了这一市场中多领域多厂商共同竞争的态势。在每一个细分的领域,都体现了这种多厂商竞争的局面,合作及竞争关系相对比较复杂。
4.监控系统的质量良莠不齐
近年来,由视频监控系统故障导致的相关事故频频发生。由于政府没有出台约束性的设备以及行业标准,并且缺乏有效的项目监管和检测机制,致使中国视频监控市场的准入门槛还相对较低,这也使得视频监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了很大影响。
与中国整体网络监控市场二十余年的发展时间相比,IP监控市场还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市场。然而,随着当前安防标准以及监控需求的不断提升,IP监控早已不是仅停留在市场之外观望的产品概念,中国的IP监控市场正日益成熟并逐渐升温。
IDC认为,中国IP监控市场的发展趋势将存在以下特点和机遇:
1.政策层将进一步规范IP监控市场。政府有望出台网络监控系统相关设备以及相关行业安防项目的监测标准等约束性法规,以规范国内安防市场。IP监控市场的准入门槛将进一步提升,行业内部将进行重新调整和洗牌。
2.中短期内小厂商仍具有一定市场。中国IP监控市场中有着数量众多的小型从业公司。在中短期内,小厂商仍具备可灵活调整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价格优势以及良好的客户关系等诸多优势。中国IP监控市场将持续保持大厂商同中小厂商共生并存的竞争态势。
3.IP监控系统向“分布式处理+集中式管理”进一步发展。从IP监控系统的架构来看,随着前端视频收集设备数量的迅速增长以及网络复杂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视频图像处理功能向前端转移;另一方面,网络监控范围的加大同时提升了管理的难度,IP监控系统的集中式管理程度正逐渐加强。新的发展趋势将推动IP监控的设备和解决方案进一步发展,给相关的厂商创造了新的机会。
4.IP监控系统向“统一部署+数据共享”的监控网络发展。目前,国内安防系统的一个问题就是城市不同网络监控系统的设备档次良莠不齐,相互之间难以兼容且无法调用或共享信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各奥运承办城市都将面临统一安防监控的新挑战,这将进一步促进IP监控系统今后向统一部署和数据共享的方向发展。尽管现阶段中国视频监控市场还将长期处于相对孤立的网络监控系统阶段并缓慢向下一阶段过渡。
同样,网络监控软件也已经逐渐走到成熟,但绝大部分的产品由于根本没有足够的开发能力,只是简单建设在国外的WINPCAP免费驱动上而上层做一些简单的界面应用,这些软件的共同特点是需要HUB或镜像交换机,安装后会在自动捆绑安装WINPCAP程序, 在目前国产软件里,只有非常稀有的几个企业能够开发自主引擎,而能在核心层驱动的产品目前也仅仅只有ANYVIEW(网络警)网络监控软件,因此,虽然现在是百花奇放的现象,但其实国产软件还需要知耻而后勇;使用拖拉机作为发动引擎,无论包装成宝马的外壳还是劳斯来斯的车身,终究都还是拖拉机;
无论是IP监控还是网络监控都是在发展过程,但如简单的模仿而无超越创新终究是无法长久的;IP监控的加密压缩传输技术和网络监控的协议解析和引擎技术,都是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