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企业网络管理,大部分技术文章都把焦点集中在对防火墙、IDS以及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管理上,因为防火墙可以抵御网络攻击,路由器的稳定运行可以保证企业网络与外界的通讯。对于企业网内网的管理,被企业网管遗忘在了一个荒凉的角落。记得民间有句俗语说得好"外贼易躲,家贼难防",企业网管对于企业内网管理也绝不能放松警惕,因为内网的不稳定因素也会影响整个企业网络安全运行。
大多数企业网管之所以对内网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是因为网管对内网管理还存在不正确的认识,很多网管甚至沉陷在内网管理的误区。其实,很多网络故障都是因为内网管理不善引起的。
几日前,本地一家企业的网管打来求助电话,该企业访问互联网的速度明显变慢,怀疑网络受到攻击。对路由器、三层交换机及防火墙等网络设备进行检查后没有发现异常。折腾了大半天之后,无意中发现有四五个员工在利用P2P软件下载电影,降低了网页浏览的速度,并非受到外界攻击。类似的故障不在少数,其故障的根源都是因为企业网管对内网管理不善所致。
另外,由于一些企业网管对于内网管理非常松懈,一些员工经常会利用公司的网络资源做私人用途,结果给企业网络的运行带来了诸多的局域网安全隐患。曾有一家企业的员工,为了方便在家里也能调用办公室电脑中的一些资料,启用了办公室电脑的远程连接功能,结果家中的机器被黑客控制,办公室的电脑也被殃及,企业网络的安全无形之中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试想,如果该名员工的电脑中存放着机密的资料,其后果则是企业的机密资料被黑客轻松窃取。针对局域网内容监控,可以考虑采用ANYVIEW(网络警)等局域网监控软件,较为完善。
除此之外,一些病毒也是利用内网的一些局域网管理漏洞进行疯狂传播的。一名客户到公司洽谈业务,利用自己的笔记本接入了公司的无线网络,由于该客户的笔记本感染了蠕虫病毒,并且迅速在公司的网络中蔓延,而这一切,同样是企业网管对于企业网络内网管理的疏忽所造成的。
越来越多的网络故障都在揭示一个道理,企业网络的内网管理不容忽视,千万不能轻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加强企业网络内网的管理,就成为当前网络管理人员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了!
GIS 教育、应用与产业化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而高校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据了解,“规范与服务—高校GIS论坛”的举行势必对中国GIS产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力的推动中国GIS产业健康高速的发展。相关专家认为:随着我国GIS 教育的发展与深入,必将培养更多的从事GIS 开发、应用与推广的人才,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
也可以将外部网络资源设置集中开放时间,笔者所在的企业就是这样做的,上班时间禁止使用大型下载程序,中午休息时间和下午茶时间则放开下载权限,这样做即表示了对员工兴趣爱好的尊重,也有效的减少了因网路塞车给公司带来的不便。
这样直接导致了服务器管理的不同方法。大多数套件是试图建立一种统一的方法——一致的用户界面,多平台支持,圆滑的政策控制,统一的编码和结构框架,当然还有单一供货商支持。专用产品没有这么大而全,但是它们经常会通过支持一些特殊的管理体系(如面向商业流程等)来以示区别,它们也或拥有独特的用户界面(通常更图形化),也或配置有独特的特性(通过一些非常规的方法来把功能特性分组)。
随着网络发展,网络安全一直成为我们的一块心病。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一套具备报警、预警、分析、审计、监测等全面功能的网络安全系统,在技术角度上已经实现了巨大进步,也为政府和企业在构建网络安全体系方面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但是,网络面临的威胁却并未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有所抑制,反而使矛盾更加突出,从层出不穷的网络犯罪到日益猖獗的黑客攻击,似乎网络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促使网络安全企业不断采用最新安全技术,不断推出满足用户需求、具有时代特色的安全产品,也进一步促进了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
在刚刚闭幕的新安全威胁的年会上,并发布了年度攻击预测报告:未来一年电脑领域将出现更多的恶意软件、僵尸网络、对VOIP系统的攻击、电脑战。可见网络安全令人担忧,网络发展到今天,分分秒秒都有可能你的计算机受到攻击或窃取。我们只有在远离网络攻击、打击计算机领域犯罪方面,无论是互联网个人用户,还是商务企业、政府以及科技厂商,应联合起来共同应对。
两者有机结合,网络更有保障
网络安全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在网络安全组织、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运行体系的综合作用下才能取得成效。首先必须有具体的人和组织来承担网络安全工作,并且赋予组织相应的责权;其次必须有相应的网络安全策略来指导和规范安全工作的开展,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按什么流程和方法来做;再次若有了网络安全组织、网络安全目标和网络安全策略后,需要选择合适的网络安全技术方案来满足安全目标;最后在确定了安全组织、安全策略、安全技术后,必须通过规范的运作过程来实施安全工作,将网络安全组织、网络安全目标和网络安全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推动、相互联系地整体,通过实际的工程运作和动态的运营维护,最终实现网络安全工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