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的企事业单位来说,互联网除了可以传送信息、创造商机和联络感情外,还意味着上班时间闲聊打游戏,泄露机密信息,发布非法言论,甚至是巨额资金的非法挪用。
根据Dynamic Markets Limited对全球办公室上网情况的调查:在上班时间,中国员工每周比其他国家多花7.6小时来使用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IM)工具、玩游戏、P2P(Peer to Peer,P2P)下载或在线媒体;中国员工上网下载音乐的时间比拉美国家高16%;上网进入聊天室和玩在线游戏两方面花费的时间分别比其他国家高约8%和12%;在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只有26%员工在工作场合浏览个人信件,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则是60%!
过去,中国员工通过与同事闲聊、煲电话粥来打发上班时间。而日益发达的互联网让员工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网上购物、与好友聊天、下载手机铃声、在线欣赏音乐、下载电影、收发个人邮件、在论坛上抛砖灌水……只要员工有兴趣,他们就能在上班时间尽情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乐趣。
员工沉迷在互联网带来的诱惑之中,有限的网络资源却被不断蚕食和破坏。中国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网络出口带宽不足10M,更多的机构甚至与其他组织分享1M的ADSL线路。 在资源紧张的前提下,"下载"却是很多员工上班后的第一个工作,来到办公室后,他们自觉地打开了迅雷、电驴、BT等下载工具,一边娴熟地下载大量的电影和软件,一边抱怨网速太慢、影响其正常工作。 现在不论是家庭还是企业都是很多人都用共享一条宽带上网。但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个别人过量占用带宽导致其它人正常上网的速度都很慢,正常的业务都无法开展,所以企业对局域网带宽流量管理控制要求日益强烈。企业可以购买AnyView(网络警)网络监控软件这样的局域网管理软件来实现企业带宽流量的科学化管理。
在网速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下,IT部门只好申请更多带宽,这无疑给组织增加了运营成本。互联网还给泄密提供了便捷的途径。通过邮件、BBS发帖、FTP、QQ/MSN,员工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局域网中的机密信息发给Internet上的任何一个人; 还有个别员工通过互联网发送非法信息,或在不良的网站上发帖,这些行为也往往给其所在单位蒙上不白之冤。更让部分管理者担心的事情也发生了,个别人员利用职位之便非法盗用企业或单位流动资金用于炒股或博彩,而恰恰就是网络给他们提供了挪用公款的便利。
上面所说的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每一个网络中。也许你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过他们迟早都会暴露在你面前,让你追悔莫及。还好,我们有解决办法。自从"上网行为管理"这个概念在2006年被提出后,一块新大陆俨然出现在人们面前,而这个新市场的发展速度也超乎想像,形成井喷之势。
上网行为管理产品可以对P2P工具和在线视频网站进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封堵、流量控制。同时,上网行为管理产品还可以分权限进行管理,也就是针对不同的人,设定不同的网络访问权限。打个比方,开发部门可能经常需要在网上下载一些比较大的安装文件,就可以给该部门的人员保留较充足的带宽,而给其他无关部门就可以限制带宽或者直接禁止其下载文件的权限。这样就保证正常工作不被影响,保障了"好"的应用,屏蔽掉"坏"的应用。
保障信息安全
目前,上网行为管理产品对于用户机密信息的保护是从两个方面来实现的。
首先,上网行为管理产品可以通过设定关键字过滤和文件类型过滤,来避免一些机密信息被员工泄露。例如,对于一些从事开发类的企业,用户可以将"代码"、"code"、"源文件"作为泄密关键字,把".cpp"、".dll"、".txt"等作为可疑文件,一旦有员工向外发送有类似的关键字或可疑文件,上网行为管理产品都可以对其进行屏蔽。
当然,可能有员工通过打包、更名等形式骗过网络安全产品,把机密信息发给外部。上网行为管理产品可以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管理员通过在上网行为管理产品中进行查询,可以清楚地看到 是"谁"在"什么时间"发了"什么信息"给"什么人"。 这样,即使有人把单位的机密信息泄露,也可以通过这种手段来查到相关的责任人。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审计"功能。而对于个别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进行投机行为,上网行为管理产品依然可以进行有效的监管。实现起来也比较简单,只要将可能涉及投机类的网站、软件进行屏蔽既可。
从2000年至今,上网行为管理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拥有十几年开发和市场经验并拥有自主开发的ANYVIEW核心驱动引擎的知识产权的ANYVIEW(网络警)电脑监控软件,已经成为事实上的行业标准,虽然众多其他厂家极力模仿(连文案和软件名字都抄袭),但是真正的核心驱动技术和企业创新文化是无法抄袭的,相信随着产品的成熟和市场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用户从中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