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网安全管理和网络立法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正在寻求提高信息安全的法律手段。我国也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对原有的法规进行相应的修改。在这一作用力的推动下,人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安全法规出台。为保障信息安全,除了立法之外,还应从自身做起,做好内网安全管理,确保内网信息不被泄露。当前,建设一个较为完善的网络法规体系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防范:
①网络资源的管理:域名管理、网络系统的建构。
②网络内容信息服务:信息发布网站和电子公告牌的登记、审查、筛选,对网络使用人言论的控制等。
③电子商务及相关约定:契约与商业约定、使用人与网络服务业间的使用契约、网络服务业彼此间的约定、如何签订契约等。
④对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产生的新影响:著作权、隐私权、商业秘密权、商标权等。
除此之外,网络立法还应注意两方面问题:
首先,网络立法要强制与激励并行。网络立法要能促进网络健康发展,就要对网络经济的优点、弊端、趋势有深入细致的调研,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有生命力、真正适合网络发展需要的规范。网络法不仅要具有一般法律的强制性,还应具有激励性。立法者在创制网络法律规范时,不仅要考虑如何确定否定式的消极性法律后果,而且应当考虑如何确定肯定式的积极性法律后果。网络信息传播快而且覆盖面大,法律保护的目的是鼓励传播,繁荣创作,保护和促进网络业和知识产权的共同健康发展。
其次,网络立法还要考虑到规范实现的可能性。要使网络规范与网络技术发展相衔接,使制定出的规范能够被有效地、低成本低贯彻实施,避免法律规范成为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或劳民伤财的根源。只有符合网络高效、廉价特点的法律规范,才是有生命力的网络法律规范。
由于网络正处于发展时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暴露出来,立法有可能打乱现行法律体系,或与已有的法律重复乃至冲突。因此,将网络立法付诸实践还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网络立法本身也需要根据现实发展不断作出调整。但无论如何,网络立法势在必行,这是保障网络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二、内网安全管理中如何对远程脆弱性信息管理
信息安全平台通过远程评估产品,收集整个网络的弱点情况并进行统一管理,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统一的标准化处理后,对脆弱性信息提供查询和展现功能,使得管理人员可以清楚地掌握全网的信息安全健康状况。脆弱性管理模块具有统一的可视界面,显示各个系统的脆弱性分布情况。平台提供与主流远程评估产品的接口,完成远程脆弱性信息的搜集,将漏洞扫描系统搜集的远程脆弱性信息导入到脆弱性管理功能中。
①与远程漏洞扫描设备的互操作。平台通过与漏洞扫描的互操作接口,采集和分析扫描评估结果,实现管辖网络设备和主机的脆弱性数据采集。
②与其他模块的接口。脆弱性管理模块能够通过系统内部接口,实现与信息资产管理模块的关联,提取到资产的相关信息,将脆弱性信息与每个资产进行关联,形成资产脆弱性报告、安全风险,如明确每一台资产的漏洞分布情况。脆弱性管理模块还能通过系统内部接口,实现与风险管理模块关联。风险管理模块利用脆弱性信息,形成资产的整体风险报告。
③脆弱性信息的导入与导出。本模型对外提供统一的信息导入的文件格式,无论哪种远程安全评估设备,只要导出的文件格式符合标准或格式化成标准格式,就能直接导入。导入内容包括IP地址、操作系统类型、操作系统版本、操作安全脆弱性的端口和范围、安全脆弱性名称和编号、安全脆弱性的描述、安全脆弱性的解决措施。支持多次导入并标识。
脆弱性管理模块导入了漏洞评估系统的扫描结果,可以提供对外的查询、文件或打印输出,可以提供所选的特定区域的脆弱性列表的查询和汇总,也可以按照核心资产的IP进行查询和汇总,提供对于一个设备的不同风险级别的漏洞数提供查询统计的能力;提供基于不同关键字及其组合的查询统计,并按关键字排序;对于多次导入的评估结果提供比较、统计分析;可以显示所选区域TOP20高风险脆弱性问题;生成的查询结果可以生成Word、Excel和HTML格式的文档。
④脆弱性信息展现方式。本模块的脆弱性信息可以采用图表的方式进行呈现,包括高风险信息安全脆弱性分布图、设备平均脆弱性数量分布图,以及两次评估的结果对比图。
对脆弱性信息的安全管理还需要企业做好内网安全管理,保障信息不被泄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