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网安全管理中如何对可疑信息跟踪审计
审计是记录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的所有活动的过程,它是提高安全性的重要工具,是内网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够识别谁访问了系统,还能指出系统正被怎样使用。在确定是否发生网络攻击时,审计信息对于确定问题和攻击源是很重要的。系统事件的记录能够更迅速地、系统地识别问题,并且它是事故处理阶段的重要依据。另外,应通过对安全事件的不断收集与积累并且加以分析,有选择性地对其中的某些用户进行审计跟踪,以便对发现或可能产生的破坏性行为提供有力的证据。
为了保证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防止有意或无意的操作错误,防止和发现计算机案件,可利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审计方法,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详尽地审计,并保存审计日志,从中发现问题,调整安全策略并以此降低安全风险。内网安全审计的主要功能包括内网安全审计自动响应、内网安全审计数据生成、内网安全审计分析、内网安全审计浏览内网安全审计事件存储和内网安全审计事件选择等。
①自动响应。安全审计自动响应应是指当审计系统检测出一个安全违犯事件(或潜在的违犯)时采取自动响应措施。一个系统实现了安全审计自动响应将会实时通知管理员网络上发生的事件,某些自动响应措施还可以实时地降低损失。
②数据生成。安全审计事件规定并生成了的与安全相关事件的记录。
③分析。安全审计分析主要是指对系统活动和审计数据的自动分析能力。安全审计分析的能力直接关系到能否识别真正的安全入侵行为。入侵检测技术是实时内网安全审计分析的基础。
④浏览。安全审计浏览主要是指经过授权的管理人员对于审计记录的访问和浏览。审计系统需要提供审计浏览的工具。通常审计系统对审计数据的浏览有授权控制,审计记录只能被授权用户访问,并且对于审计数据也是有选择地进行浏览。
⑤事件选择。安全审计事件选择是指管理员可以选择接受审计的事件。一个系统通常不可能记录和分析所有的事件。
⑥事件存储。安全事件存储主要是指对审计记录的维护,包括如何保护审计、如何保护审计记录的有效性,以及如何防止审计数据的丢失。审计系统需要对审计记录、审计数据进行严格保护,防止未授权的修改,还需要考虑在极端情况下如何保证审计数据的有效性。
二、内网安全管理软件如何对信息可用性管理 电脑和网络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企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管理问题,比如说员工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和闲聊天等行为,都会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那么怎样在局域网监控员工电脑呢? 在很多企业的日常办公中都会出现员工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而且这种环境会影响其他员工的办公效率,所以管理者对于这类的员工电脑操作行为可以通过ANYVIEW(网络警)网络监控软件来进行上网行为管控,能够在管理者的电脑上批量查看员工电脑的实时画面,还可以对员工电脑的屏幕实时快照进行保存,如果有需要的话还能够进行屏幕录制的操作,这样无论是通过屏幕实时快照还是录像都能够比较方便的了解到员工电脑操作情况。 管理者可以在网络审计中来对员工电脑所有上网行为进行记录,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去对员工电脑详细的功能进行设置,这样就能够避免员工在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了。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逐渐变得丰富多彩。信息处理是互联网的主要应用之一,人们利用计算机网络处理信息,那么,保证信息的可用性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地,可用性是指当用户需要使用网络时,网络能够及时地提供服务。保证信息安全,就需要选择内网安全管理软件进行信息可用性管理。可用性通过以下手段来保证:
①身份识别与确认:一般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识别。
②访问控制:对用户的权限进行控制,只能访问相应权限的资源,防止或限制经隐蔽通道的非法访问。
③业务流控制:利用均分负荷方法,防止业务流量过度集中而引起网络阻塞。如大型ISP提供的电子邮件服务,一般都有几个邮件服务器进行负载均衡。
④路由选择控制:选择那些稳定可靠的子网、中继线或链路等。
⑤审计跟踪:把网络信息系统发生的所有安全事件情况存储在安全审计跟踪之内,以便能够根据日志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并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⑥经常性地对日志进行分析,能够帮助判断是否有非法用户在尝试入侵等情况,便于系统管理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或者说,良好的审计跟踪系统能够起到事前预防、事后跟踪的作用。保证信息的可用性,选择内网安全管理软件进行防护,确保信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