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内网安全管理中的鉴别产品和加密产品
鉴别技术和加密技术在企业内网安全管理软件的核心技术,它们可以保证企业内网信息安全。今天就给大家分别解析下鉴别产品和加密产品,从它们各自的功能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内网安全管理软件的强大功能。
鉴别产品提供身份鉴别和信息鉴别。身份鉴别是提供对信息收发方(包括用户,设备和进程)真实身份的鉴别;信息鉴别是提供对信息的正确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的鉴别。该类产品亦提供防伪性。具体包括:
①身份鉴别产品:提供对用户的身份鉴别,主要用于阻止非授权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一般是以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或者电子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鉴别授权用户身份的真实性。
②完整性鉴别产品:提供信息完整性鉴别,使得用户、设备、进程可以证实接收到的信息的完整性。
③不可否认性鉴别产品:提供不可否认性鉴别,使得信息发送者不可否认对信息的发送和信息接收者不可否认对信息的接收。
加密产品提供数据加密和密钥管理功能。具体包括:
①加密设备产品:提供对数据的加密。
②密钥管理产品:提供对密钥的管理。如证书授权中心(提供对用户的公开密钥的管理)和密钥恢复产品都属于该类产品。
加密产品的安全功能可归纳为密钥分发或注入、密钥更新、密钥回收、密钥归档、密钥恢复以及密钥审计六个方面。
从以上两种产品可以看出内网安全管理软件的强大功能,它们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防护计算机信息安全,杜绝信息泄露隐患。
二、从数据库的安全威胁看内网安全防护的重要性
数据库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其中存储有重要的文件,保证企业网站数据的正常运行,保证客户资料的安全。如今,黑客攻击频繁,给数据库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一般情况下,对于数据库安全威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偶然的、无意的损坏。如计算机受到无意的摔碰,甚至地震、水灾和火灾等造成的硬件损坏,导致数据的损坏和丢失。
②系统软件、硬件错误和故障导致数据丢失。系统软硬件错误和故障会导致系统的防护机制失效,也可导致数据的非法访问或者系统拒绝提供服务。
③人为的失误。如由于授权者制定的策略不安全或者授权不严格,造成的敏感数据泄露,越权访问;系统操作人员的错误输入;应用系统的不正确使用等。
④对信息的非正常修改,包括破坏数据的一致性的修改和删除。
⑤蓄意的攻击和破坏。为了某种目的,滥用权限蓄意窃取和故意破坏数据。
⑥病毒入侵造成的数据的丢失和损坏。
⑦由合法访问的数据,推理出不应访问的敏感数据。
⑧后门、隐蔽通道。在特定的条件下,绕过系统的安全审查,窃取和破坏数据。
⑨其他的通过各种方法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使合法用户不能及时得到数据服务。
面对各个方面的信息安全威胁,必须制定有效的内网安全措施和策略,采取一定的安全技术策略,才能保证数据库安全。 三、电脑文件安全管理、防止商业机密泄漏。 由于员工工作都会用到电脑,工作中形成的重要文件也大都存储在自己的电脑上,这使得员工可以轻松通过U盘、网盘、邮件、QQ发送文件等方式将公司重要文件发送到外面去,从而给信息安全带来巨大风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举措,防止电脑文件泄密、防止公司数据泄密的行为。 这可以部署“ANYVIEW(网络警)电脑文件防泄密系统”,在电脑安装完毕之后,就可以自动禁用U盘、禁止USB存储设备的使用,同时还可以只让使用某个U盘、只允许使用指定的U盘等,还可以只让从U盘向电脑复制文件而禁止从电脑向U盘复制文件,或者向U盘拷贝文件必须输入密码等,从而防止U盘泄密的行为了。 四、局域网共享文件管理、服务器共享文件权限设置管理。 现在很多单位都有文件服务器,通常会共享一些文件让局域网用户访问,并且很多共享文件还是单位的无形资产和商业机密。同时,为了工作需要,常常还需要赋予较高的访问权限。这使得可以在访问共享文件时复制共享文件内容,或者不小心删除共享文件等,从而使得共享文件安全面临着巨大风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举措,保护服务器共享文件的安全,保护单位无形资产和商业机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