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怎样防范内部泄漏
近来,企业内部数据泄露案件层出不穷,几个月前,一家能源企业的审计师试图从公司盗窃900万美元。而就在上个月,LexisNexis发布了数据泄露警告,一位有黑手党背景的犯罪嫌疑人在公诉时被发现试图通过LexisNexis的信用卡进入他们的客户数据库。51CTO编者按:ChoicePoint和LexisNexis两家公司为顾客保存的机密信息曾多次被人窃取。如果企业的老总们经常关心新闻的话,他们完全有理由担心一下自己的员工。
现在,一项新的研究把目标瞄准了内部威胁,还有企业应该怎样做才可以将威胁最小化。 这项研究由安全机构IDC和EMC的安全子公司RSA联手进行,研究发现受访的每家企业在过去一年中都至少出现过一次数据泄露,虽然大部分(52%)企业相信是纯属意外。
然而即使是意外也会让企业受到损失。调查结果写道,“企业的敏感信息比如客户和员工的个人识别信息(PII)、设计计划、源代码以及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意外泄露会让企业遭受重大和持续的伤害。”在某些企业中,这样的威胁绵延不断。“我们对大约400位企业主管级官员进行了调查,”RSA高级副总裁Christopher Young说,“这400人在过去的12个月中碰到了大约5.8万起内部风险事件。”——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企业每年将遇到近150起内部风险事故。
研究报告警告说许多事件是因为用户权限过期或过滥造成的,这些用户权限可能会导致审计失败。 许多企业大批雇佣短期合同工和临时工作人员,他们也需要拥有访问企业信息的帐户,但这些帐户必须正确配置,在工作完成后必须尽快销毁。这为IT部门造成了真正的负担,报告说。
IT部门也面临着新的移动工作的挑战。研究报告发现,许多数据泄露都是由于员工把被感染的设备带入办公室造成的,感染可能通过笔记本、USB钥匙甚至手机传播。
“如果员工晚上回家后用笔记本在互联网上冲浪,他们很容易遭受所谓‘路过式下载(drive-by download)’攻击,”Young说,“而第二天受感染的计算机就会绕过他们公司的防火墙。”
即使是访问合法网站受到的威胁也越来越多。“员工访问社交网站,在网上购物。即便在企业里可以禁止访问一些网站,但业余的活动却无法限制,这就会造成感染。”
“内部风险的概念对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随着IT部门正由内而外发展,还有社交网络和各种各样移动设备的大规模应用,”Young补充说。
防病毒软件并不能保护计算机应对每个威胁。“追赶坏家伙们,确定新类型的恶意软件,这都需要时间,”Young说,“即使是完全处在企业环境中的计算机也无法确保不受最新的恶意软件的攻击。”
二、上网行为管理方案打造高效电子政务网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是当前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其以资源整合、平台共享、高效服务为目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既是展示政府形象、服务百姓的窗口,又承载了各级厅、局、委、办的电子政务外网应用,政务外网的建设加快了政府从行政管理职能向服务型职能的转变,也大大提升了政务效率,但如何不断优化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提供信息安全保障等级,防范信息安全风险,打造高效、稳定的政务外网,仍然是各地政府不断努力的方向。
政务外网与内网不同,其作为政府部门与外界沟通的窗口,以互联网为承载平台,但是由于互联网的自由、开放等特性,政务外网由网内人员不当网络访问行为所带来的威胁与隐患日益凸显出来。例如:
1)公务人员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炒股票、浏览无关网站,既浪费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能,又影响了政府部门在民众中的外在形象;
2)由于不良的上网习惯而感染木马或病毒,导致电脑损坏、电子数据丢失或信息不经意地外泄,对政务网的信息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3)BT下载、网上看电影等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带宽资源,导致网络阻塞影响了正常的政务工作;政务外网的带宽始终感觉不够用,领导或员工总是抱怨上网慢,有些地方公务人员为了发一封紧急邮件,甚至要将机房交换机上指示灯频繁闪烁的网口的网线拔掉,才能让网络得到片刻的畅通;
4)政府内部员工可能不经意的网上言论有时可能也给政府部门制造不小的麻烦,使单位受到意想不到的冲击,很多单位已开始考虑如何审计监督员工网上言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