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acebook调整隐私政策遭到投诉
据《纽约时报》报道,一个由6个知名消费者隐私保护团体组成的联盟在周三致信美国联邦毛衣委员会(FTC),要求阻止Facebook调整隐私政策。在遭到消费者隐私保护组织的投诉后,FTC将对Facebook的隐私政策进行审查。
Facebook8月29日宣布将对隐私政策进行全面调整,其中最受争议的部分集中在一项面部识别功能上。Facebook表示,将把用户头像资料纳入面部识别数据库,以提升该网站的"圈人建议"功能。
这些消费者隐私保护团体认为,新政策将可以让Facebook更容易在其网站投放的广告中,使用用户的个人数据,其中就包括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的数据。该联盟在信中称,Facebook的隐私政策调整违反了2011年与FTC达成的有关用户隐私的和解协议。
Facebook目前在全球的用户总数接近12亿。Facebook上周解释了对隐私政策作出调整的部分原因,称由于最近在美国因隐私做法遭到集体诉讼,它必须在如何使用用户信息的问题上,作出进一步说明。周三晚些时候,FTC发言人尚未确认是否收到这封信,也未作出其他任何评论。通常情况下,FTC会对这种信函进行评审。例如,在2011年与Facebook达成和解以后,FTC定期对Facebook的做法进行检查,以确定该公司是否遵守FTC的规定。
二、马来西亚媒体刊文呼吁政府加强网络监管
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马来西亚媒体刊文呼吁民众要增强判断力,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加强网络监管,严格检讨多媒体法规。网络时代的谣言非常可怕,因为无中生有的谣言弹指之间便可能通过手机短信或社交网站等迅速传播。
马来西亚社交网站此前传出一则消息称,丹迪四姐在某型号汽油涨价前加上油,在加油站苦等3个小时无果,遂怒砸油泵。该消息被网友广泛转载、讨论,但最终经调查发现,司机误踩油门才造成了意外。一些谣言往往刚出先变被广为传播,最后反倒像是既成事实,造谣者擅改图片,或散播谣言,以挑起网民激动情绪。而这些带有误导性或攻击性的假消息,或会让网民做出本不应该出现的疯狂举动。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民众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网络信息的真实度及可靠性值得警惕。网络上的暴力粗俗文化很容易误导年轻一代的思想。
据当地媒体报道,马来西亚检察署已经建议政府修改包括电脑犯罪案件法令、多媒体与通信法令、证据法令、刑事法典和刑事程序法典等5项法令,以加强网络管理,应对不断出现的网络犯罪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