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监控给行业管理者带来压力
《韩国日报》一篇报道称,韩国有60%的大企业、30%的公营企业会检查职员的电子邮件。泰国某知名网站在去年的调查显示,有40%的企业员工在公司上网时受到公司监视。
在我国,对员工的这种网络监控也很普遍。涉及国家机密的部门,如电信和各大银行,干脆对员工实行"断网"政策,员工在上班时间只能使用局域网工作,但据一位在某商业银行工作的部门经理对记者说:"员工工作时间虽然无法登录互联网,但银行内部对网络仍然要严密网络行为监控,这是部门性质决定的,不允许有任何差错出现。"
某公司人事部门主管坦言,如果员工知道被监控,有可能会影响情绪,甚至产生投诉,可公司确实对业务需要控制,如果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健全,企业便可以依法实施必要的措施,"现在,我们只是跟每个员工都签署了关于保守公司商业秘密的文件,可法律效用到底有多大,我们也无从确定。"
另一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企业管理者也同样表达了面对监控的两难窘境:"如果信息化没有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员工上网也涉及不到公司业务,企业是不会选择网络监控这种管理手段的。但在企业中,很多关键业务都是依靠网络来完成,不做好网络的信息监控和防护,损失风险将是巨大的。而监控是不是会侵犯员工的权益,法律上似乎没有明确的界定,我们也盼望着这方面法律法规的尽快出台。"
多管理者都认为,员工在工作时间上网进行私人聊天或发送私人邮件,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网络带宽被浪费、信息泄密等问题出现,对员工的上网行为监控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可多数管理者却无法去平衡对员工进行监控所带来的企业与员工间的矛盾关系。而且因为无法可依,遇到这方面的问题很难处理,对员工监控到什么程度难以把握。"网络监控"行为给企业管理者带来很大压力,同时也对整个企业监控管理体制有所挑战。
二、上网行为管理有利于控制成本的中小企业
目前我国有5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8%,创造了60%的经济总量、53%的财政税收、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小洪如是说,"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未来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将更主要地启动市场的内在动力,靠市场的拉动恢复活力,而中小企业的活力迸发将是重要因素。
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多地是伴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应用。更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利用网络、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竞争力,所以信息化的建设其实就是生产力的建设。因此对于互联网管理,规范上网行为,提高网络利用率等方面提出了迫切的需要。
企业为什么需要上网行为管理?首先选择上网行为管理产品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项很必要的IT投入。其次就是中小型企业在IT建设的投入上来看,中小型企业既缺少或者是不愿意进行太大的投资,也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同时在制度建设上也缺少大型企业所具备的完善制度。
中小型企业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存在较多的互联网管理漏洞,这些必将给企业带来诸如网络安全风险、工作效率下降、网络使用价值下降等问题,这些都是企业日常运营中的隐性成本,对于更加注重成本控制的中小企业来讲,一个有效的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就显得极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