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政府网络监视民众白宫称合法
据法新社报道,就媒体曝光奥巴马政府正在网络监视美国数百万民众的日常通讯记录,而这与一个大型的互联网监视项目有关,美国白宫对此予以回应。美国国家安全局直接进入几家互联网巨头的服务器,以获取视频、图片以及邮件资料,其中微软、谷歌、脸谱以及苹果都"中枪"。
一名奥巴马政府高级官员表示,外国情报监视法庭、联邦行政机构和美国国会都对互联网监视项目进行了监督,并称此项目得到了上述机构的允许,也是当局打击恐怖分子的"重要手段"。
媒体称,这项美国国安局进行的网络监视项目被称之为"PRISM",预计将引发极大争议。该项目可以让当局跟踪私人在网络上活动,分析其视频、邮件等信息。
据悉,6日陪同奥巴马外出视察的白宫新闻发言人乔什·厄内斯特称,网络监视民众通话符合美国《外国情报活动监视法》,但他承认,奥巴马明白美国民众对于如何平衡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存在分歧。网络管理软件专家表示,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确实是一个矛盾分歧,但相信奥巴马政府会有处理办法。
二、大数据时代需加强个人信息立法保护
人类已经迎来"大数据"时代,科学家们把包含着大量个人信息的数据库比作网络时代的油田和矿山,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人类将发现新知识,带来"大科技"、"大发展"。
可是,在"大数据"时代,如果个人信息得不到保护,个人隐私面临随时被侵犯的危险,互联网随时会出现足以压垮普通个体的"人肉搜索",那么,谁会同意把关系到自己身家性命的个人信息、隐私数据放到网上呢? 要想让大家放心地将自己的个人信息、隐私融为"大数据"的一分子,必须有刚性的法律作后盾,确保这些信息不会被用来随意侵犯网民自身。
放眼全球,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在互联网管理和立法上走在前面。今天,中国正在探索的个人信息立法保护,必须从国外的做法中汲取经验。
在虚心借鉴国外网络管理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在互联网的发展和管理上也有不少成功经验值得总结。比如,我国互联网管理部门合理运用世界贸易规则,大力扶持本土新闻网站和互联网企业,形成了强大的新闻网站方阵,牢牢掌握了网上的舆论主导权。
在产业政策的扶持下,我国的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新浪、搜狐、360等为首的信息服务方阵,频频超越发达国家的对手,而曾经一度被全球视为楷模的竞争对手MSN、雅虎则面临挑战。
加强个人信息立法保护,解决中国的问题,既需要"他山之石",又需要基于以往的成功经验,树立文化自信,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应该勇于在互联网立法实践上作出这样的探索。 文部科学省表示,进行网络监控十分有必要,但是目前学校内掌握电脑专业知识的员工以及相关人员人手不足。为此,文部科学省将会向日本各都道府县的教育委员会下发补助金,加强相关网络监控。 除此之外,文部科学省还要求各学校聘请持有心理医生资格证的相关人员进入校园,完善校园心理咨询制度。 文部科学省要求所有公立中学至少要进行每周1回4小时的心理咨询。而一些规定学校则要在周一到周五都要配置心理医生,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文部科学省将会在明年的预算申请中要求国家下发必要的经费,以完善学校相关制度。 行动,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问题,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氛围,为河北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凝聚强大的网络正能量。 专项活动自今年7月15日开始,到年底结束,主要包括五项工作:一是集中开展网络环境净化;二是主动加强网络惠民服务。 重点强化省市县三级队伍建设,构建全省网络惠民服务体系;三是积极构建阳光绿色网络;四是大力开展"善行河北?网民在行动";五是办好河北省首届网络文化节。重点组织举办"善行河北"青春励志故事网络征集大赛、"唱响中国梦"网络歌手大赛等网络文化活动。 因此,此次活动要努力达到网络媒体依法办网、文明办网、诚信办网,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自觉做到不制作发布有害信息、不为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不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网民文明上网、理性表达,自觉规范网络行为,提升网络素养,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主动举报晚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使不文明网络行为无藏身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