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用户的印象里,IT 基础架构库(ITIL)和IT 系统管理(ITSM)还算是先进的技术标准,符合这类标准的IT系统是稳定和可信认的。但Compuware大中华区总经理琚伟却认为:“古老”的IT 基础架构库(ITIL)和 IT 系统管理(ITSM)将在 2014 年遭遇巨大挑战,而为了应对这种挑战,APM将在应用市场上大放异彩,并且其市场规模将呈现出全行业式的爆发。 恶意软件威胁系统安全的途径众多,所以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的防御方式,如采用防火墙过滤潜在的破坏性代码,采用垃圾邮件过滤器、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等来加固网络防线、加强对破坏性代码的防御能力等。除了反病毒程序等技术手段之外,网民还应该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以杜绝恶意软件的侵害。 QQ、微信等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这在方便用户的同时也为恶意软件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如恶意链接、恶意邮件等,往往都蕴藏着巨大的危机。因此用户应该养成谨慎的习惯,特别是当遇到聊天过程中的陌生链接和邮件附件时,尽量不要打开这类链接和程序。
1、交叉点的到来
说起这个交叉点,琚伟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就是企业内部app运维部的出现。它是IT运维的一种细分,也是企业IT系统复杂度不断提高,以及用户体验期望值越来越高的发然需求。
举例来说,统计数字表现,一个人一天可能需要查看150次手机信息,同时也会在手机上安装不少于不超过一百个APP。原来人们总是要去银行、超市等实体店办理需要的个人业务,但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却通APP去操作这些业务。因此,在APP上的体验将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消费与否。换句话说,企业的业务前台已延伸到了客户的终端设备上。因此,琚伟认为:“如果按照传统的ITIL和ITSM规范,只把眼光盯在后台对应的这些系统能否支撑业务,是远远不够的。而传统的IT运维却正是把关注点盯在后台,只关注自己的服务器是否宕机、磁盘够不够用、还有多少冗余。所以系统的后台和业务前端之间,存在一个交叉点。”
我们可以从应用APP和公司交易网站的切身体会感受到:因为用户并不在乎你的后台做得如何,而只关心你的客户服务做得怎么样。用户的这种体验直接关系到一个公司的营业额。
所以,琚伟表示:“现在必须要跨越这个交叉点,将用户的感受,也就是你系统的性能,实现从第一公里到最后一公司的全程监测,而这正是Compuware APM产品的技术特长。”
2、交叉点后的新问题
琚伟认为:“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交叉点的存在,并试图跨越它,但实际上越过交叉点后会遇上许多新问题。”
比如,目前世界上的156种移动设备占据了80%的主流市场,换句话说,企业的APP至少要测试过这156种设备,才可以在80%的市场上支撑起应用。而现在各类移动应用的数量层出不穷,其中的复杂程度如果用手工控制,已经变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务了。 与此同时,用户的体验期望值却不断提高,以页面加载速度为例,2000年客户是可以允许一个页面的加载速度达到12秒的,2004年这种忍耐降到了6秒,现在则要求你控制在2秒钟以下。换句话说,你的页面在2秒钟之内没有打开,你就可能损失一名潜在的客户。
针对这种日渐复杂的趋势,琚伟介绍说:“Compuware做的事情,就是技术手段帮大家找回到这些客户。具体来说,我们将每项性能网络监控可视化,把业务的可控性重新交回到企业手中。 做专业开发的人有一个查找bug的工具,你可以把我们的产品理解成一个跨系统的、全交易链的查找bug的工具,和开发人员产生共鸣。以前它只是一个系统上的问题,但是整个交易链条很长,那么在整个交易链条当中怎么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做究竟有没有效果呢?我们可能都对二八原则不会感到陌生。事实上,这一原则在IT运维中也同样发生作用。当IT系统出现问题时,运维人员总是用80%的时间去寻找问题,而只用20%的时间去解决问题。 这样,当可视化监控工具被运用起来时,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就降到只有原来的20%了。
3、交叉点上的整体爆发
在移动互联时代,用户对应用性能质量的要求非常高。而进入到2014年,中国的网民数已位居全球第一步了,同时移动设备的应用数量也位居全球第一位。在这种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用户已经认同了这样一个理念:“延迟或者缓慢就是故障”。
而与移动互联应用紧密相关的行业,已开始爆发。象引起广泛重视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象接下来可能爆发的车联网行业。移动互联已经开始深深渗入人们的生活之中,2014年的路人已很少伸手打车了,而代之以可以取得十块钱返点的打车软件。 在这种背景这下,琚伟表示:“IT运维将会让出主流地位,而代之以应用运维。在这个过程中,APM市场将呈现出全行业式的爆发增长。关于它的增长绝对值,现在还很难给出一个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