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监控软件为您揭示真实的网络世界
在现实世界里,“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句话常常用来提醒人们去珍惜身边的人或物,这些人或物极容易被你忽视;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身在祸中不知祸”这句话常常用来提醒人们注意自己的上网行为管理,这些上网行为容易导致网络安全问题。本文由网络监控软件为您揭示网络世界中存在的各种“祸”。互联网向前一小步,社会向前一大步。然而互联网在消除时空阻隔的同时,也将网络安全威胁瞬间从地球的这头传到地球的那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互联网许多用户深受其害。网络上不乏网络恐怖主义、信用卡信息被盗、网站被破坏等的相关报道。但是除了将几次宕机事件与恶性病毒挂上钩外,绝大多用户并没有把上不了网、登陆不了网站、浏览速度变慢、网络流量突然加大等现象与网络攻击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这些现象无一不是由网络安全事件所引发。
1、网络安全无国界
互联网究竟有多危险?是谁在发起攻击?攻击的目的是什么?多数用户对此并不知晓。不久前,美国《网络世界》与I-Trap Internet Security Services公司合作,从骨干网、企业网络边际以及企业内部防火墙三个层面对活动在Internet上的危险活动进行了调查取样,调查结果令人毛骨悚然。专家们发现:不仅网络上存在数量惊人的扫描活动,而且黑客试图进入网络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更可怕的是,扫描和攻击来自全球各个角落,黑客们总是不分白天黑夜永不停歇地进行攻击,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
国外如此,那么国内如何?根据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发布的互联网安全事件分析报告和对当前常见的攻击手段的网络监控,今年上半年,国内近七十万台主机先后受到来自境外的攻击,在前五个月,国内至少有150个网站的网页被恶意篡改,其中包括87个政府网站。许多主机被攻破后,或者被作为转发垃圾邮件的中继平台,或者被当成跳板去攻击其他服务器,其中不乏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器。
另据国外报道称,约90%的网络攻击来自中国,使国内诸多主机蒙受了不白之冤,不过这也恰恰暴露出国内用户信息安全防范措施所存在的严重不足。由于国内用户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大部分服务器没有采取严格的安全加固措施,很容易被国外黑客攻击和利用,成为境外黑客的攻击工具。不久前,某运营商的服务器就曾替人受过,被中国互联网协会列入转发垃圾邮件的黑名单。
2、网络监控软件眼中的真实网络
也在不久前,某公司利用网络监控软件对某网站进行了一次长达十一天的监控,真实记录下了该网站遭受攻击和扫描的情况,可以帮助人们了解Internet的安全状况。调查发现,Internet的危险网络流量正在迅速加;Internet上的大量可疑流量是黑客的扫描活动,用于寻找用来转发垃圾邮件的中继平台和用作跳板发动攻击的傀儡计算机;大多数攻击是从被害主机发出的自动化、脚本化的攻击。
通过采集架设在防火墙前的安氏入侵检测系统的报警数据,网络监控人员在十一天时间里共监测到该网站遭受了来自100多个IP地址的165000次端口扫描和攻击,平均每天15000次。这100多个攻击IP地址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美国、印度、韩国以及国内。同时,该网站还经受了拒绝服务、暴力密码猜测、远程缓存溢出等暴力攻击。网络监控人员发现,除了黑客发起的针对性很强的扫描和攻击外,该网站还遭受了大量试探性、无目标的扫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CodeRed、Nimda、Slammer等自动传播的蠕虫。调查还发现,一些黑客企图利用蠕虫的传播以达到控制网站服务器的目的。网络监控人员称黑客们的攻击主要集中在主机的80端口,在每天的子夜,针对80端口的攻击数量会明显增多。
3、终端用户未能幸免
企业网络容易成为黑客和蠕虫的攻击目标,终端用户的情况也比较相似。网络管理人员利用个人防火墙、个人IDS等网络监控软件记录下了两台主机被扫描的情况。一台主机通过专线直接与Internet相连;另一台主机接入局域网中,通过局域网与Internet相连。结果显示,终端用户也同样暴露在大量网络扫描之中。
通过专线与Internet相连的主机平均每10秒种就会被扫描一次,扫描主要来自Internet,这台主机还记录到了一次扫描激增。通过局域网与Internet相连的主机也不能幸免于被扫描,虽然这台主机被扫描的数量与第一台主机相比有所下降。完成这次监测之后,网络管理人员吓出一身冷汗,因为所有这些扫描活动都是在他毫不知情的条件下悄悄进行的,庆幸的是它们没能逃过网络监控软件的锐利法负责网络的信息资料和安全管理等。学校校园网及网络设备的有关端口设置、系统口令等核心机密数据和系统管理员口令等应绝对保密,必须留有资料和存档,严禁除网管员外任何人获知。
网络管理员应加强对整个网络和所有用户的监督管理工作,网络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和事件应做详细记录,以便掌握全面情况,发现可疑现象,及时追查事故责任及原因。必要时可借助网络监控软件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