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提议加强互联网网络监控能力
近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白宫、司法部、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局等部门官员经过数月的时间共同商讨出一份加强网络监控的提案,并打算明年递交国会讨论。美执法部门官员透露,这份提案可能要求通信服务运营商必须提供解密方法,位于国外但在美国开展业务的通信服务运营商必须在美国本土设置一个具备信息拦截能力的办事处,Skype等P2P通信服务的软件开发商必须重新设计产品、使信息能够被拦截。一言以蔽之,该提案的核心就是所有通信方式必须能够被网络监控监听。
早在1994年,美国就颁布了《通信协助执法法案》,该法案要求电话系统和宽带网络必须具备拦截能力,当发生意外事件时,可方便执法人员对流经网络运营商交换机的信息进行网络监控审核。
不过,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这些机构面临越来越多技术障碍,网络监控与监听行动不再顺利。比如当目标用户使用特定服务对电脑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信息实行加密时,执法人员若要拦截信息就必须求助相应服务的提供商,而这类服务提供商不在1994年法案约束范围内。因此执法部门希望扩大这类法律的适用范围,以便顺利执行各项网络监控任务。为应对各种不断变革的网络通信技术,联邦调查局技术部门去年花费975万美元,用于帮助通信技术企业增设拦截功能;2010年预算中包括900万美元,用于提升各种类型的网络监控能力。
美国政府诸如此类强化网络监控的行为,引起不少民间团体的担忧。不过政府部门见招拆招。美国联邦调查局律师瓦莱里.卡普罗尼为了解除大家的疑问,在公共场合称:“我们所说的是法律授权的拦截,我们没有涉及超出授权的行为。我们讨论的是为了保障公众安全和国家安全而执行现有权利的能力。”
执法部门官员则以今年5月纽约时报广场爆炸未遂案为例,强调有必要加强网络监控措施。这些官员说,这起案件的嫌疑人费萨尔.沙赫扎德使用一款没有预装拦截系统的通信服务。也就是说,即使执法人员早就对他生疑,恐怕也无法及时开展监听行动。不过,也有技术专家对美国政府的行为深表担忧。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教授史蒂文.贝罗文引述几年前一起案件,提醒政府部门警惕黑客利用技术漏洞搞破坏。希腊调查人员2005年发现,一些黑客利用执法部门合法部署的监听装置窃听政府官员电话,包括希腊总理。贝罗文认为,“这种灾难迟早会发生,因为只要他们开始建造这种‘后门’,便会被人利用。”
扩展阅读:美国政府的建议可能包含几个要求:
1、任何提供加密信息的服务提供商可以有能力解码。2、任何在美国境内开展业务的海外通信服务提供商必须在美国设有办事处,并有拦截信息能力。3、P2P通信服务商的软件必须重新设计,以便其产品可以允许被监听拦截。
二、网管软件与QQ软件厂商大战
临近国庆,各行各业员工表面平静,其实内心早已风起云涌。网络也不甘沉寂,热门事件此起彼伏,仿佛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庆祝国庆。其中360安全卫士网管软件与QQ软件厂商之间的大战热到发冷。
1、360腾讯全面开战互揭对手老底
本周一,360安全卫士网管软件在其官方网站宣布推出个人隐私保护工具——360隐私保护器。360称“近期接到大量用户投诉,某聊天软件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偷窥用户个人隐私文件和数据”,矛头直指QQ聊天工具。作为反击,腾讯周二晚在显著位置发表文章,称360浏览器涉嫌借色情网站推广遭公安立案调查。
2、360曝腾讯QQ偷窥用户聊天记录
“如果你电脑里的一款聊天软件,总在后台悄悄扫描你的硬盘,窥视你的私人文件,你是否会产生一种如坐针毡的寒意?如果这个软件你还不得不用呢?现在,你再也不用为此纠结了。”9月26日,360公司在官网上发布了一条关于“360隐私保护器”新品的消息,称针对网民日益迫切的隐私保护需求,该公司推出了这款个人隐私保护工具。按照360安全卫士网管软件的说法,此次推出个人隐私保护工具主要为了帮用户了解自己电脑中所装的客户端软件是否有侵犯用户隐私的流氓行为,并能将那些窥视用户隐私的行为实时曝光,并表示目前该隐私保护器仅支持用户投诉最多、覆盖量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QQ。
360隐私保护器会监控并检测显示有多少个文件或目录被QQ查看过。“如用户浏览历史、网银文件、下载信息、视频文件等等,许多用户由此担心这些软件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个人隐私数据。”面对着360的开炮,腾讯方面当天给予回应则强调,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也绝不涉及任何用户隐私的泄露。“近年来互联网安全环境日益恶化,并出现众多针对QQ的盗号木马,直接威胁到广大用户的网络账户与虚拟财产安全。为更好地保护用户账号安全,腾讯QQ不断强化安全特性,对QQ用户上网环境加强安全检测,以预防木马盗号。”360昨天中午发布了“隐私保护器”更新,新版加入了对腾讯TM和微信两款聊天软件的监控,不过仍然只是监测聊天软件,而没有加入查杀或阻止可疑行为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