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交网站被屏折射网管软件流行
无论公司规模大小、实力强弱、员工人数多寡,用网管软件等技术手段屏蔽社交网站,防止员工在上班时间访问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是公司一贯的做法。甚至那些坚称社交网站是不可或缺的营销工具的顶级公司也一改以往的网络管理条款,纷纷部署网管软件,禁止员工上班访问社交网站。
据国外媒体报道,出于担心员工泄漏公司机密、预防工业间谍、避免网络安全问题、防止员工工作效率下降等因素,德国很多顶级企业一改拥护社交网站的常态,纷纷加入了借助网管软件等技术手段屏蔽Facebook和其他社交网站公司的行列。
据德国《商业周刊》(Wirtschaftswoche)报道,德国蓝筹股指数DAX上的很多企业认为,员工在工作场所使用社交网站所造成的风险是不可接受的。
各个企业屏蔽社交网站的原因不止一个,除了担心员工在聊天时泄露商业机密外,企业还担心员工在企业内网中点击一些链接可能造成病毒的传播。
德国第二大银行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的一名代表表示:“我们的大多数员工已经无法使用很多外部社交网站,这是出于安全考虑。”卡巴斯基反病毒专家Christian Fuchs就说道:“以前破坏电脑的主要手段是电子邮件,现在是这些社交网站。”
德国建材企业海德堡水泥公司(HeidelbergCement)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因此禁止员工使用Facebook和Twitter,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也声称“禁止了各种社交网站”。
而奢侈品汽车厂商保时捷则是由于担心工业间谍活动而限制了对Facebook的使用。
戴姆勒公司(Daimler)限制部分员工使用Facebook的原因则是担心工作效率的降低。德国能源企业E.ON和工业巨头林德(Linde)公司也出于此种原因限制了对Facebook和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的访问。
IT安全公司Clearswift的一项调查显示,30%的德国企业担心,如果不对这些社交网站的使用加以限制,员工的工作精力会被分散。然而,德国《商业周刊》称,更多的企业(56%)限制对社交网站的使用是出于安全考虑。
从这些德国顶尖企业屏蔽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做法可以看出,世界各国的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员工进行上网行为管理;社交网络屡屡被屏也折射出,网管软件、监控软件等可以屏蔽社交网站的系统在企业内部越来越流行。
二、谷歌街景行为堪比监控软件
也许是“树大招风”的缘故,近来媒体屡次报道谷歌有意或无意侵犯人们隐私的新闻。一浪高过一浪的批判声无疑是对谷歌“不作恶”宣言的嘲讽。近日在网络闹得沸沸扬扬的,行为堪比监控软件的谷歌街景项目,更是让“不作恶”宣言成了一个无法兑现的诺言。
闭上眼睛,试着想象一下如此场景:你关上自家的房门,拉上房间的窗帘,泡一杯咖啡,坐在苹果电脑前,享受无线上网的乐趣。窗外的街道上,一辆不大不小的车子缓缓驶过,车过留声,带走的却是你的电子邮件、网站密码以及正在浏览的网页等信息……你是否会不寒而栗?
这不是危言耸听,假如窗外街道驶过的正是谷歌采集“街景”的车,如有例外,实属巧合。
通常查看电子邮件、网站密码、浏览的网页等电子轨迹都是监控软件干的事情。因此有人将谷歌此行与监控软件所为相提并论就不足为奇了。
“谷歌街景”项目始于2007年,“谷歌街景”车使用了大批高科技,它配备了360度视角照相机,以便在全球各大城市拍摄全景式街道照片,车顶上还有用于寻找wi-fi信号的天线。早在今年5月,谷歌就已承认“谷歌街景”车一直在收集wi-fi(无线网络)信息。此举所引发的隐私权争议引发了广泛关注,目前全球有超过30个国家正针对相关事件进行调查。
英国《每日邮报》昨日报道,上周末谷歌公司承认旗下“谷歌街景”项目秘密获取了人们的私人电子邮件和网络密码,并郑重道歉。之后,关于“谷歌街景”侵犯隐私的声音就不绝于耳,比如照相机拍到房子内部景象等。
上周末,谷歌主管工程及搜索业务高级副总裁尤斯塔斯在谷歌官方博客发表声明说:“在某些情况下,谷歌街景车队捕获了完整的电子邮件和URL(网页)地址。我们为此再次道歉,并希望尽快删除这些数据。我们为这件事感到耻辱。”
24日,谷歌刚道完歉,英国信息专员格雷汉姆就宣布,已启动对“谷歌街景”项目的新一轮调查。6个月前,格雷汉姆获得英国政府授权,可对侵犯隐私的行为处以最高5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大约500万的罚款。
谷歌新上任的隐私事务主管惠顿说,知晓会收集到人们的网络密码和电子邮件等信息后,谷歌立即停止了“谷歌街景”车收集一切wi-fi数据,并通知了有关方面,将尽快删除这些数据。谷歌没有利用,也不打算利用这些数据,因此衍生的问题,谷歌将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