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管软件高层解密杀毒软件推广内幕
在激烈的杀毒软件市场竞争压力下,各个杀毒软件厂商绞尽脑汁各出奇招,有些厂商宣布自己的杀毒软件永久免费,有些则自己研发病毒自己杀,然后黄婆卖瓜,自卖自夸。
依旧在不断快速增长的网民数量,被黑客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为了牟取利益,黑客们不厌其烦地为广大网民制造病毒、木马等麻烦,一方面这给网络上网环境增添了大量不安全因素,因连锁反应的关系,另一方面这也催生了大量的杀毒软件厂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迫使各个厂商搜肠刮肚想尽各种方法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近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了一则令人瞠目结舌的关于杀毒软件厂商掳获用户芳心的内幕。
据被判死缓的杀毒造假案的主角——于某最新供认的资料表示,相当一部分病毒是杀毒软件公司自己的科技力量研制的。于某供认,瑞星公司向其行贿时就提出条件,由公安机关发出病毒警报,提示用户下载该公司杀毒软件进行杀毒,而病毒则是由瑞星公司“研制”的。
对杀毒软件厂商自己研发病毒自己杀的行为,大部分网民表示不可思议。但此举却在业内人士的预料之中。第一财经日报援引某知名网管软件厂商高层的话,“其实这是杀毒软件行业里的公开秘密。”
该高层继续揭开内幕,在杀毒软件行业,如果没有病毒,查杀病毒也无从谈起。只有病毒越多越厉害,杀毒软件才能更畅销。所以杀毒软件一般都会有专门制造病毒的研发人员,这样有助于公司推广杀毒软件查杀病毒的技术,从而帮助公司赢得更多软件用户。
二、上网行为管理政策过严美欲修改法律
在美国,大多数企业都拥有监控和限制员工上网行为的权利。因此这些企业制定上网行为管理政策以及部署局域网管理软件,网络监控软件等常用网管软件是家常便饭,员工对企业此举也毫无怨言。但美国国家劳资关系委员会(NLRB)发现某些州的企业上网行为管理政策太过偏激,它们欲修改国家劳资法……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最高法院颁布一项法规,这项法规规定,只要员工上网时使用的是企业的设备,那么企业具有监控员工上网行为的权利。这项法规对企业极为有利,企业纷纷双管齐下,在制定上网行为管理政策的同时,也不忘部署各种常用网管软件,如曾经“见不得光”,如今“光明正大”的网络监控软件。
在这段时间里,许多员工因触犯企业的上网行为管理政策而遭到罚款、开除甚至起诉的惩罚。康涅狄格州某公司的一名雇员因为在Facebook上公开指责公司管理人,触犯公司网络管理政策而被开除。对此,美国国家劳资关系委员会(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Board,NLRB)认为此举与国家劳资关系法相悖,并打算修改管理法。
据美国媒体报道,康涅狄格州一位名叫道恩玛丽的员工在Facebook上发表了一些帖子,帖子内容带有猥亵和谩骂其公司管理者的话。道恩玛丽在帖子中指责公司雇佣了患有精神病的管理者。道恩玛丽的几个同事在浏览这些帖子后,也留下了对该公司管理者和公司不敬的言论。
在对此事进行了一番调查后,NLRB得出一个结论:道恩玛丽及其同事的言论属实,因此该公司不应开除她。NLRB还进一步说,该公司上网行为管理政策的某些条款是非法的,如禁止员工在网络上发表针对公司或者公司管理者的负面评论。对此案,NLRB计划在2011年1月25日之前举办一场听证会。
你的公司是否有类似的禁止员工发表与公司、公司产品、公司管理者,甚至公司同事有关的内容的上网行为管理政策呢?如果没有,你算是非常幸运的员工了。因为几乎任何一个有能力的人事律师或者人力资源专家都会列举一系列理由建议企业执行互联网以及社交网络政策。
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局域网管理必不可少,员工的上网行为管理政策也不可或缺,那么企业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到底该参考哪些因素呢?在2011年1月25之前,一切都言之过早,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些网站站长唯利是图,利益熏心,明知是夸大其词、蒙人拐骗的广告,只要广告主给钱,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乎各种虚假宣传信息泛滥成灾,即便有了实名制,网络管理依旧难于上青天。 从7月1日实施的网店实名制到8月1日实施的网游实名制,再到9月1日启动的手机实名制,实名制正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实名制虽然在净化网络环境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网民基数庞大,加上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网络管理依旧任重道远。 “有人冒充军人在网上征婚交友,借资助灾区儿童的名义试图欺骗女性钱财。”近日,蓝心(化名)在8181军人相亲交友网站遇到了一个以交友名义骗钱的假军人。这个注册用户名为“上尉的爱”的假军人自称正在资助灾区两名儿童,希望找到一位有爱心、有能力的女士为结婚对象帮忙一起资助。遭到蓝心的拒绝后,“上尉的爱”用手机信息、电话及网上留言不断恶语相向。蓝心将对方的手机号码键入百度搜索,发现这个手机号码在陕西汉中的男子,竟然于今年7月12日同时在百姓网广州站、郑州站发布了同样的交友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