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软研发智能系统可通过电脑24小时监控员工上网
美国微软公司正在研发一种新监控系统,可实时读取并分析电脑使用者各方面信息,从心跳、血压到每一个表情都难以逃脱传感器捕捉。雇主可凭此衡量雇员工作绩效和能力,判断雇员工作有无失误。这一系统研发计划曝光后,招致多方反对声音。有人说,新系统可能导致雇主和雇员关系恶化。
1、范围广
英国《泰晤士报》16日报道,微软公司已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这一新系统的专利申请。这份申请包括17页文字和10幅图表。这一系统名为“监控系统500”,不仅可以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中使用,还适用于手机和掌上电脑。这意味着雇主在雇员非办公时间仍能监控员工网络行为。这一系统可记录并实时分析电脑使用者用过的词汇、数字和浏览过的网站,还可监控使用者的心率、呼吸、体温、面部表情和血压。专利申请中写道:“通过无线传感器,这一系统可自动监测出使用者心理和情感上存在的焦虑和压力,据此提供相应帮助。”研发者认识到,人类个体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系统将为每个使用者设立特定“基准线”,以准确识别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例如,当某人准备申请退税时心跳加快,系统会根据他的“基准线”认为这属于正常范围,而非需要救治。但对于另一人来讲,这可能意味需要治疗。
2、功能强
专利申请介绍说:“根据所得数据,系统可分析电脑使用者的工作表现、成功几率和出错频率等,雇主可据此对比不同使用者的能力、绩效和才干。”这份申请举例说,电脑根据所得数据分析出,一个名叫乔的人在一项活动中花费的时间比在系统指派工作上要多,因此非常可能无法按时完成工作。这一系统不仅可应用于衡量个体,还可比较从事相似工作雇员的能力,从而为未来同种工作指派最佳人选。除衡量工作绩效外,这一系统还可通过测定使用者的心率、出汗程度、面部表情,识别使用者的欺骗和违法行为,确保使用者遵守国家和公司相关法律法规。“监控系统500”的另一项功能是把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系统可定位在同一时间观看同一电视节目或从事同一工作的人,从而让他们组成讨论小组或工作小组。
3、惹争议
研发计划曝光后,立即招致反对声音。一些商业人士对微软用电脑芯片取代中层管理者的想法感到担忧。英国小企业联合会的斯蒂芬·阿兰布雷斯说:“我们一直说,管理的最佳途径是人际接触。我们将呼吁小型企业雇主避免使用这类系统,这将使商业关系恶化。”英国商会会长戴维·弗罗斯特说:“如果雇员感到时刻处于监控之下,雇员和雇主间的信任将遭破坏。”雇员关系专家本·威尔莫特说:“我们研究发现,雇员处于过度监控或监视之下时,更倾向于对雇主采取消极态度。雇主在引进这一系统时,应三思而后行。”
二、企业怎样防止机密数据被窃
1、“艳照门”一出 引爆私密数据安全问题
2008年伊始, 香港娱乐圈即爆出了“艳照门”事件,在中国互联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广大网民对此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也前所未有。据悉,艳照门事件当事人陈冠希的私密照片外泄是由一次笔记本送修事件导致的。维修人员利用检修的时机,利用专业的数据修复工具直接从笔记本硬盘窃取了这些私密照片,并发布到互联网上。本次事件使当事人的名誉扫地,并波及香港娱乐圈的众多人士,对整个演艺行业的形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纵观事件发生的前后,数据安全问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对于私密数据应该如何有效保护的问题都空前重视。
2、Web威胁时代 保护数据安全迫在眉睫
互联网时代,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恐怕就是“数据”了。丢失艳照会使若干明星名誉扫地,但是企业的机密数据和档案一旦被窃,可能整个企业都会无法继续运营,震荡整个行业。这也是企业把自己的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投注重金和人力去维护的一个原因。据网络安全监测实验室(CRTL) 安全专家Nick透露,近期网络上出现了许多以港星陈冠希私密照片为名的网站和博客,吸引了许多猎奇的网友前往浏览.当网友访问这些网站和博客时,隐藏的恶意连接就会在网友不知情的情况下下载木马,进而窃取企业或个人的私密资料或进行其他犯罪活动。由此可见当今的网络环境异常复杂,各种威胁层出不穷,尽管人们绞尽脑汁地想办法保护机密数据,但在Web威胁大潮下,机密数据被窃取的事件依然时有发生。
据网络安全监测实验室(CRTL)安全专家表示,机密信息数据泄露一般发生于三种情况,首先就是黑客通过各种手段入侵用户计算机,直接或者间接窃取含有机密信息的文档;其次是不法分子诱骗网络用户登陆某些钓鱼网站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最后则是物理窃取,比如“艳照门”事件中,陈冠希的笔记本电脑因为送修,而被维修工用数据恢复技术恢复了其中的机密数据,然后大肆在网上传播,并对外出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