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国政府斥巨资制定网络安全战略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互联网安全问题,英国政府将推出总额6.5亿英镑(超过10亿美元)的“网络安全战略”(Cyber Security Strategy),用4年时间提升该国的网络安全水平。科技进步和网络犯罪的发展速度总是超过法律的发展速度,这也加大了网络犯罪分子的追踪和处罚难度。为应对这一趋势,英国国家犯罪局 (National Crime Agency)将在2013年前成立新的网络犯罪小组,并与大都会警察局的中央电子犯罪小组和英国严重有组织犯罪局(Serious Organized Crime Agency)展开合作。
英国内阁大臣麦浩德(Francis Maude)说:“我们去年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已经将网络安全与国际恐怖主义、国际军事危机和自然灾害共同列为首要任务之一。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让英国成为全球最安全的商业基地。” 英国内阁的目标是,让多数英国公民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安全保护,对抗网络威胁。麦浩德表示,英国目前有6%的GDP由互联网驱动,这一比例还将继续增长。但如果无法创造更为安全的互联网商业环境,这一趋势就将受到威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盗版在内的网络犯罪每年都会给英国经济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二、防范网络泄密和数据泄密危及国家安全
现代科技手段进步极快,它的能耐经常超乎人的想象,一旦网络使用不慎,不仅会暴露个人隐私,更严重的是会危害国家安全。为此,美军出台新规定,禁止军人利用工作电脑进入不安全的社交网站--
据报道,美国空军警告军人不要使用“脸谱”以及其他社交网站,因为这些网站有可能暴露军队的行踪,让“敌人”有可乘之机。这份张贴在美国空军内部网站的警告提醒军人,现代科技手段进步极快,它的能耐经常超乎人的想象,一旦网络使用不慎,不仅会暴露个人隐私,更严重的是,它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据说,在“脸谱”等一些社交网站上,开设有定位功能,使用黑莓手机等有GPS的移动通讯设备可以通过网络与移动电话结合,将自己的行踪公告天下。
为此,美军新修订的反间谍规章规定,如果军方怀疑保密信息落入无权知晓者手上,应向政府发出警报;如果发现有人从办公地点移动保密信息时,士兵也应发出警报;军队应建立收集系统,收集保密信息面临威胁的报告。7月25日,维基揭秘网站公布大量阿富汗战争秘密文件,有9.2万份驻阿富汗美军秘密作战纪录在网站曝光。为此,美国政府作出强烈反应,严厉谴责泄密将危及美国国家安全。
美国参议院有关委员会3月24日全票通过了旨在加强美国网络安全、帮助美国政府机构和企业更好应对网络威胁的《网络安全法案》。该法案要求政府机构和私营部门在网络安全领域加强信息共享,在应对“网络安全紧急情况”时加强合作。该法案对“网络安全紧急情况”的定义是,“相当于战争行为、恐怖袭击或重大自然灾害的网络事件”。
据美国媒体日前报道,自2002年以来,美军一些现役士兵和国民警卫队士兵的个人网页就一直受到军方监控。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始后,美军虽然允许官兵与本土亲人通过网络视频聊天和收发电子邮件,但对邮件和聊天内容进行严格审查把关,严禁美军上网开博客论坛,特别是正在执行任务的士兵不得创建和公开博客,其他军方人员的博客中不能含有对日常军事行动的评论,不得涉及部队武器、兵力使用情况等。
由此可见,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各国情报机构可采用多种互联网技术,对目标对象的网站进行破译和攻击;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自己的秘密信息被泄露到互联网上,特别是防止黑客和他国情报机构对己方网站进行攻击。由于从互联网上获取军事情报信息量大、机密等级高、时效快、成本低等方面的原因,互联网已成为各国情报战的一个重要战场。
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上网查资料、了解时事新闻、发电子邮件、与朋友聊天等,已成为军营生活中的一种时尚。可是,当你在网上漫步或聊天时,说不定你已不知不觉被“对方”牢牢地“锁住”,成了“网谍”的猎取目标。因此,军人在上网时千万不要忘了“保密”两个字。
美国情报机构统计,在各国情报机构获得的情报中有80%左右来源于公开信息,而这其中又有将近一半来自互联网,美军军事网络安全再一次引起美军官方高度关注。美海军情报专家对媒体介绍说,一张士兵的工作照片,有可能从中看出美军一些绝密设备或军事设施的内部情况,而这正是国外谍报机构梦寐以求的。
近日美联社等媒体报道,超过10万名海军官兵及海军陆战队飞行员及机组人员的社会保险号码,以及其他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遭泄露。这10万名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人员的信息包括士兵的姓名、社会保险号、服役时间、服役部队和工作照片等。直到今年6月底,这些泄密信息才被海军有关部门发现,而这些信息已在互联网上暴露了6个月之久,其被浏览和下载的次数已超过上万次。
为防止军方人员无意间在网络上泄密,美国国防部出台一项新政策,禁止军人利用工作电脑进入不安全的11个社交网站。虽然美军有一年一度的“开放日”,欢迎公众免费参观。但是,在军事基地开放期间,美军会出动大量军人在现场服务和维持秩序,并对涉及机密的非开放区域加以重点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