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移动设备本身的安全措施的执行 目前,移动设备制造商也已经意识到了移动设备安全的重要性。例如,i-Pad就引入了丰富的安全机制,包括密码机制、设备加密、加密网络连接、数据远程擦除等机制,都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移动设备安全性。 然而,使用移动设备的用户为贪图方便,可能并不会严格使用移动设备所提供的安全措施。作为移动设备的部署方和管理者,IT管理者就应该结合移动设备本身所采取的安全措施,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统一登记的接入管理,为移动设备特别开发安全的app应用,对移动设备安全策略执行的严格审查。我们一直强调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这些适应移动应用时代的管理手段,都是保障移动设备内网安全的必要条件。 作为先进信息技术的发源地,移动设备应用如今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应用的更为普遍,而国内这一类应用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移动设备所带来的安全威胁,近两年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市场的高速增长证明,移动设备安全迟早会成为内网安全的一块前沿阵地,对此,未雨绸缪永远是正确的选择。 二、加强上网行为管理软件建设注重网络舆论 导读:凡是见识过网络舆论威力的人,都不敢小觑它。的确,借助网络快速传播的优势,网民的舆论,不管对错、真假,都能产生不可估量的杀伤力。因此为了防止居心不良之人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无中生有,有关部门必须注重网络舆论,加强上网行为管理。 为了加强网络宣传管理工作以及舆论信息监管力度,正确、有效处理网络舆情信息,及时掌握舆情的主动权,营造积极、健康、和谐、有序的网上舆论环境. 举措一、加强网络舆论监督机制建设,成立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处理组,专职负责全区互联网舆情监测处理工作。
举措二、完善舆情监测工作制度。每日定时浏览网络信息,明确重点浏览对象,主要在咸阳市论坛及其他重要论坛进行搜索、监测,随时发现负面信息,随时上报相关领导。
举措三、建立负面信息处理制度。针对网上发现的负面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领导报送和反馈,说明负面信息的发布地址、时间、内容,待领导批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举措四、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对网上舆情涉及的单位部门,在对网络舆论所述事项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正面回应,公开处理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对于重大事件,及时协调相关媒体,公开发表客观公正的意见,从不同角度澄清负面不实言论,积极参与网上跟帖和讨论,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以内,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 三、加强局域网网络监控 我们每个人在职业生涯中都犯过错误。这里所说的错误,是那种会使你马上丢掉工作的错误。举例来说,曾经有过一个学校的网络管理员犯过这样的错误,直接导致了校园里的所有路由器同时重启,而不是一个接一个。这个管理员本来是写了个脚本,对路由器进行安全升级,计划中是打算一个一个的升级并重启的,但是结果却是同时重启了。他经过重新检查脚本,才发现错误出在没有等待路由器重启,就直接命令下一个路由器进行升级。 像出现这种情况几乎肯定要被学校开除了,但很幸运,学校并没有这样做。不过,对于任何涉及到一场大灾难的人来说,都应该从灾难中学到些什么。我们都学过一些危机管理的知识,在网络重新恢复后,我们有必要花上几个小时来学习该如何检查网络是否工作正常。 所幸是大多数时候,大家所面对的错误并不是那么严峻。而不幸的是我们犯的错误不见得马上会被发现,这意味着这个错误可能潜伏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时间,直到有一天造成严重的后果,或者监管部门发现问题后把我们叫去盘问。 当情况陷入危急时,我们往往会开始改变各种设备的配置:交换机,路由器,负载平衡服务器和防火墙,任何你怀疑导致服务不正常的环节都被调整了一翻。可能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团队中终于有人发现了问题所在。因此你又需要把所有一改过的配置从新恢复回来,但问题是没有人会记得之前的配置,原因是之前的情况太过紧张,导致没人去做修改配置的文档。最终的结果是,你不得不再花上三天时间将各个设备的配置调试到以前的状态。 相信所有的企业都不希望以上这种情况发生。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情况却时有发生。即使那些运转最好的企业也会出现类似问题,尤其是在防火墙配置上。不过通过自动化恢复机制,这些依靠经验很难实现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容易实现了。而要想知道你的企业是否具有这种针对网络安全设置或其它网络安全设置的自动恢复功能,就要看企业是否对投资回报率进行过明确且详细的量化设计。毕竟,如果对于网络安全投入没有明确的投资回报量化统计,谁能相信这个企业在网络安全性上是值得信赖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