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采购禁用windows8或出于网络安全考虑
据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在5月16日发布的一份采购通知中,对入围的信息类产品有新的采购要求,其中就要所有计算机类产品不允许安装windows8操作系统。对此,有猜测认为是win8不适合当前的政府办公环境且成本偏高,但不少观点认为此举是处于网络安全方面的考虑。
为何中央国家机关要禁装windows8操作系统呢?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这项要求可能与保护政府部门信息安全有关。倪光南曾多个场合表示,微软的win8系统采取了不安全的技术架构,政府部门以及重要行业不宜采购该类操作系统。
倪光南指出,windows8集成了自带的杀毒软件,它的功能就是经常扫描用户电脑,假如这个功能被用做网络监控,后果可想而知。 倪光南还表示,如果国内的信息终端,都安装了有风险的操作系统,将会是一个重大的信息安全事件,他举例称,2008年发生的微软"黑屏"事件,曝露了试用微软操作系统所隐藏的网络安全风险。
也有分析指出,从我国的政策上来看,政府已经将信息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这份通知并未要求安装什么具体操作系统,这可能给国产的操作系统也带来发展机遇,巧合的是,工信部最近在加大力度支持中国Linux操作系统的研发应用。
二、企业采取多层网络安全措施仍遭到黑客入侵
据网络安全厂商FireEye及安全咨询公司Mandiant历时6个月采集的1600个网络数据显示,尽管多数企业网络使用了多层网络安全保护及专业网络安全软件,但实际遭受黑客入侵的比例却高达97%。
据此项调查数据显示,在调查监控的网络中,有四分之三的网络存在大量"控制指令通信信息",这意味着有超过35000个独立服务器面临着某种程度的安全漏洞。高等教育网络则通常是最大的僵尸网基地。
FireEye通过对1614台设备的流量进行实时网络监控,得出的数据显示,大多数网络都采用了多层次的保护:防火墙、入侵检测好预防系统以及防毒软件等,但时间上所有监控的网络还是产生了208,000次恶意软件下载,其中124,000次为独立不重复下载。
平均来说,在一个为期6个月的网络监控调查中,每个网络都存在着1.6个漏洞和122次恶意软件下载。而其中有27%的网络还遭受到了高级别的、持续性的渗透攻击(APT)
三、NSA监控曝光后全球加密互联网访问流量飙升
日前,外媒在加拿大宽带管理公司Sandvine最新报告中发现,自斯诺登曝光了NSA网络监控项目之后,全球的加密互联网访问流量不断飙升。报告显示,北美、欧洲、拉丁美洲的加密互联网访问流量同比上一年增长了3倍。其中欧洲地区的变化最为明显。
据悉,欧洲地区用户在高峰期的加密互联网访问流量从此前的1.47%增长到了6.10%。至于北美地区,高峰期加密互联网访问流量也出现了大幅的上涨,从原先的2.29%增长到了3.80%。
其实,加密互联网访问流量的上涨是一个全球现象。很显然,这样的现象可以直接联系到斯诺登曝光的监控项目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VPN访问网络或登录匿名网站。另外,谷歌及其他网站服务公司都开始在其平台上默认使用SSL。
较为有趣的是,在斯诺登报告这些机密信息之前,越来越多的BitTorrent用户也开始隐藏掉自己的下载足迹以此来保护个人的隐私。 调查显示,70%的"海盗湾"用户都使用VNP或代理/过滤下载内容。不管怎么说,互联网用户开始越来越重视他们在网络上的隐私问题。 四、员工网络行为监控 员工是企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由员工组成的办公集体内,其运作离不开人员管理。办公环境下指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方便进行员工行为上的约束。 《韩非子》里有说,郑国丞相子产在让位前劝诫其继位人游吉一定要执法必严,设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方便进行人员管理。所以在企业管理中,制定相关的制度条款,进行相关管理监督是非常必要的。 企业管理可以借助内网安全产品,自定义设置符合企业人员管理的规则,以协助企业实现目标。 约束员工电脑操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员工电脑管理软件采取审计+管控结合的方式,协助企业对员工的上网行为进行合理管控,审计员工通过电脑进行的一切操作行为,如软件、网页的使用情况,简单快速的即可得知某员工的工作效率情况。 如得知某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也可直接下发相应的管控策略,尽可能控制员工工作时间内使用非工作相关的应用,浪费办公资源,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