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盟议会逐渐重视个人隐私保护
近期,在欧盟议员菲利普·阿布尔雷希特(JanPhilippAlbrecht)的推动下,欧盟议会逐渐重视个人隐私保护,日前宣布将对侵犯个人网络隐私的跨国企业予以年收入5%的罚款。而阿布尔雷希特也成为欧盟的"斯诺登"。
报道称,身为德国绿党成员、欧盟议员的阿布尔雷希特是一名与斯诺登同龄,甚至连长相也略微相似的青年。早在斯诺披透露美国的海外网络监控计划前,阿布尔雷希特就已游说于欧盟议会之间,但却遭到英国、丹麦以及匈牙利议员的强烈反对,因他们认为网络隐私属个人管辖范围,政府不应参与。但随着美国海外监控计划浮出水面,这些议员也乱了阵脚。
与此外,由于斯诺登已表明谷歌、雅虎等大型网络公司会将用户隐私泄露给美国国家安全局,这进一步增加了欧洲人的担忧。21日,欧盟人权委员会终于以49票对3票的绝对优势通过了对这类"侵犯隐私"的公司予以年度总收入5%罚款的提案。
报道最后指出,虽然罚款仅占其年度收入的5%,但对谷歌这样的跨国巨头来说,数目已高达数十亿美元。但若这类公司仍不吸取教训,欧盟将动用"终极武器",将个人的网上记录全部清除。同时,阿布尔雷希特表示,即使斯诺登身在俄罗斯,不能继续进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自己也会毫不犹豫地继续战斗下去。
二、万维网发明者怒斥英美网络监控机构
日前,万维网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和GCHQ的网络监控行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些情报机构的行为已经严重伤害他的"孩子"。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这位发明者表示,大规模的监控行为势必会侵犯到人们在网络世界中所拥有的安全空间、破坏他们解决问题的潜力,同时也会让互联网变得愈发不安全。
他表示,美英两国情报机构通过破解网络加密进行监控的行为"骇人听闻"并且"愚蠢"。他呼吁对网络监控进行"全面和坦诚的公开辩论"。
伯纳斯-李对英国《卫报》表示,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英国政府通信总部的这种网络监控行为是不负责任的,破解网络加密会威胁到亿万互联网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实质上是削弱了网络安全,反而不利于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攻击。伯纳斯-李认为,这种行为是对科技产业的一种背叛。
他指出,美英两国政府都声称要打击网络犯罪,但首先要"将自身与罪犯区别开来",必须按照一定的准则行事,但这一事件说明,政府对于间谍机构的制约和平衡已经失效。伯纳斯-李表示支持《卫报》等媒体的报道,认为这符合公众利益,并且揭露了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进行"全面和坦诚的公开辩论"。
伯纳斯-李表示,互联网的安全不仅仅需要相关的法律来约束,同时它还需要自由的媒体人士来一起捍卫。他说道,"告密者及一起负责机密信息公布工作的媒体人士在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需要强有力的机构来与网络犯罪活动抗争--但强有力的机构首先要确保监控和平衡点的控制,但根据最新媒体曝光的信息来说,政府机构的工作是失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