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国加强网络监控应对美国的监控
第四届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围绕"隐私、可信、协同、保障"主题,共同探讨了"后棱镜时代"的信息安全战略与法学理论,以推动中国信息安全法制建设。
与会专家表示,自2013年6月斯诺登爆料美国情报部门的棱镜计划以来,国家数据主权成为全球日益重视的议题。美国的监控行为已经引起多国剧烈的回应和反弹。各国纷纷加强网络监控以应对美国的监控。
尽管棱镜事件引起各国不满,但是棱镜事件却让各国加强了网络监控。记者从会议专家的讨论中获悉,德国联邦情报局近日表示,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1亿欧元加强对互联网监控。德国联邦情报局希望扩大"技术侦查部"规模,增加约100名工作人员,并提高计算能力和服务器性能。此举使联邦情报局可以像美国的"棱镜"计划一样,更加全面地监视德国跨境数据交流。
除了各国加强网络监控外,与会的专家学者还表示,有些国家也在寻求国家间的合作来加强网络监控。例如,印度外长萨尔曼·胡尔希德10月15日在巴西访问时表示,印度愿意与巴西共享网络安全技术,以帮助其应对美国及其盟国进行的间谍网络监控。
在与巴西外长菲格雷多会晤后,胡尔希德说,印度在网络安全方面有着深入研究,愿与巴西分享相关技术。他还表示,两国将在网络安全上保持持久接触,相互交流有关知识与信息,并共同分享技术上的进步。
据了解,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于2010年、2011年、2012年成功举办三届。该大会本着"凝聚各界力量,繁荣信息安全法学发展,推动信息安全战略与法制建设"的思想,由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组委会主办,探讨当下信息安全方面的热点法律问题。
二、美国"棱镜门"网络监控事件持续发酵
美国"棱镜门"网络监控事件持续发酵,美国科技巨头思科、IBM和微软的美国科技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面临挑战。华盛顿"战略研究中心"高级合伙人、中国问题和科技市场专家吉姆·刘易斯(JimLewis)表示:"美国所有大型IT公司都被怀疑存在这样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思科首当其冲。"
思科估计在本周四下跌11%,此前,思科就预告称本季度营收将下降最多10%,而明年还将进一步缩减,这部分是由于美国政府网络监控项目被曝光之后中国的激烈反应。
IBM上月报告称,中国业务营收下降了22%,导致其第三季度利润下降4%。IBM首席财务官马克·拉夫里吉(MarkLoughridge)认为,IBM的问题主要"围绕中国广泛的经济改革计划的进程",这导致一些采购被推迟。
在10月24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微软高管指出,在截至9月的这一季度中,中国是微软在全球范围内表现最疲软的市场。微软投资者关系总经理克里斯·苏(ChrisSuh)表示:"中国的宏观条件存在挑战,我认为这与其他公司报告的情况一致。"
路透社认为,北京一直对外国公司持有不信任的态度。今年6月,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棱镜"网络监控项目被斯诺登曝光,中国政府的忧虑因此加重。中国一家电信公司的前高管称:"政府的信号相当明显:他们希望减少对美国产品的依赖,如IOE(指IBM、甲骨文和EMC)等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