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BI暗地施压运营商强迫安装监控软件
据资讯网站CNET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已开发出可实时拦截互联网数据的portreader软件,暗地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施压,试图强迫他们安装、使用这一软件,以方便自家网络监控活动。
据悉,FBI官员为了部署portreader监控软件、拦截和分析整个通信流,与各大运营商进行协商,甚至不惜使用威胁手段。值得一提的是,FBI的这些行为得到了《爱国者法案》的保护,该法案授权portreader等软件可实时拦截元数据。
一位前政府官员表示,portreader软件在内部被称为"丰收计划"。一位电信业从业人员表示,运营商们对这一要求表现的"异常谨慎",且不愿意安装portreader软件,这一未知监控技术可能会带来隐私及安全性风险。
目前尚不确定是否有运营商安装了该监控软件,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至少有一家运营商强烈反对。
FBI的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机构拥有收集互联网元数据的合法授权:"在服务提供商无法利用自身的技术解决方案来配合、完成法庭指令的情况下,执法机构可向其提供技术援助,以履行法定义务"。对此,AT&T、T-Mobile、Verizon、Comcast和Sprint均拒绝置评。
一位熟悉内情的政府工作人员指出,portreader软件并未实现全行业普及,其只在运营商自身的监控技术无法满足执法机构要求的情况下才会加以使用。
对于刑事调查,警方一般都需要获得法官颁布的监控指令才能拦截、监视电子邮件、Facebook消息或视频流等实时通信流。根据《外国情报监视法案》。
二、斯诺登爆料9·11之后部分记者被重点网络监控
美国《纽约时报》杂志13日在其网站发布对"棱镜门"事件揭密者爱德华·斯诺登的专访。斯诺登爆料称,"9·11"恐怖袭击后,对政府多有批评的一些记者受到美国国家安全局秘密情报项目的重点监控。
斯诺登在专访中称,他之所以选择与纪录片导演劳拉·波伊特拉斯以及《卫报》记者格伦·格林沃尔德联系并通过他们揭发"棱镜门",原因之一在于波伊特拉斯本人的通信就受到美国国家安全局情报项目监控。
斯诺登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国内"民族情绪高涨",主流媒体记者往往担心被视为不爱国而流失读者,很少对政府批评和质疑。波伊特拉斯和格林沃尔德是这一期间仍大胆报道一些争议话题的媒体人。
斯诺登还说,令他感到很惊讶的是,传媒行业中居然还有不少人并未意识到通信安全的重要,他们没有意识到在互联网上传送未加密的信息会被情报机构搜集。在"棱镜"等项目被曝光之后,记者和消息源之间未加密的通信将是"不可原谅的粗心大意"。
这篇专访将于本月18日发表在当天出版的《纽约时报》周日杂志上。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斯诺登6月初通过媒体揭秘美国家安全局电话和秘密网络监控项目,随即在美国国内以及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包括斯诺登去向、俄罗斯与美国关系等仍备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