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2%美国人没采取措施保护网络隐私
据美国《消费者报告》上周四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去年1/7美国人曾被告知个人数据泄露。此外,62%美国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保护网络隐私。《消费者报告》估计,在去年,与1120万美国人曾遭遇电子邮件钓鱼诈骗,而29%的美国网民的家用电脑感染了恶意软件。市场研究公司GfK受《消费者报告》的委托于今年1月进行了这项研究,并访问了3110名家中拥有互联网接入服务的美国成年人。
近期,信息安全专家正更多地提示在线个人数据的安全风险。在近期的年度威胁评估报告中,赛门铁克表示,2013年是“大规模数据泄露”的一年。2013年,8起事故泄露了至少1000万人的信息。 根据赛门铁克的说法,黑客活动导致的问题占2013年数据泄露事故的34%。不过另一些报告显示,用户正开始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去年,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86%互联网用户已采取几项措施如:移除或掩盖在线数字印迹,包括清除cookies、加密电子邮件、避免使用实名,以及使用虚拟网络等。
皮尤的研究也显示,59%美国互联网用户认为,无法彻底实现在线匿名,而68%用户认为,当前法律无法解决用户数据保护方面的挑战。文件加密专家说,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可以采用透明文件加密软件来进行文件加密。也可以采用谷歌GMAIL等加密邮件系统收发邮件,来保护网络隐私。
二、英国政府承认监控通信引起民众不满
日前,英国政府首次承认政府通讯总部无需授权,便可以自由网络监控英国公民在谷歌、脸谱等社交网站以及雅虎等免费邮箱网络上的使用情况。英国民众对此产生不满和反对,认为这种网络监控行为是对隐私的侵犯,是对民主和自由的亵渎。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安全与反恐怖办公室主任查尔斯·法斯发表声明承认,英国情报机构利用“合法方式”对英国民众进行大规模网络监控。法斯表示,英国公民间的电子邮件通信一般被界定为“内部通信”,只有获得部长级官员的授权才能浏览其信息。而英国国内和国外的网络交流被界定为“外部通信”,可以不经过任何授权直接对其实施监控。谷歌、脸谱等网站的服务器和通信平台设在国外,因此被界定为“外部通信”,因此,英国情报部门可以不经授权直接网络监控其使用情况。 据报道,这并非英国情报部门主动坦白,此前美国前情报人员斯诺登就爆料了英国收集全球电话和网络通信信息,并与美国国家安全局分享。对于英国情报部门可以无需授权监控民众的消息曝光之后,英国民众传出不少反对声。英国人权组织“自由”的法律主管威尔什说:“安全部门认为,他们有权阅读和分析我们在脸谱、谷歌的美国平台上的通信记录。我们的网络监控法真需要大幅修订。”
三、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手机适用隐私保护条款
据英国媒体报道,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智能手机上存储的大量数据也适用隐私保护条款,今后美国警方必须取得授权才能搜查嫌疑人的智能手机,这一裁决得到隐私保护认识的赞扬。 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禁止"无理搜查和扣押",不过通常美国警方搜查嫌犯携带的个人物品是允许的。而对于是否应禁止在无授权情况下搜查智能手机中的内容,美国下级法院始终存在分歧。
首席法官约翰罗伯茨表示:"当代手机并不仅仅是又一种技术上的便利工具。以所存储和可能泄露的内容而言,对许多美国人来说,它们就是'生活隐私'的载体。 如今,科技的发展令个人可以将这类信息带在手中,但这并不代表这些信息的保护价值有任何减少——这种保护正是我们的建国者曾为之奋斗过的。" 罗伯茨表示,这一裁决对于执法机构打击犯罪的能力可能会有影响。他写道:"手机已成为犯罪团伙成员协调和沟通的重要辅助工具,能够提供极有价值的危险罪行定罪信息。但保护隐私还是要付出代价的。 目前木马的“寿命”通常最短的1天,最长的是5天,这给木马的识别和防范提出巨大挑战。同时黑客为追逐利益最大化,不仅通过木马/恶意插件直接窃取用户网游帐号、网银帐号等信息,同时还会控制用户电脑以组成僵尸网络,只要付费,黑客即可调动僵尸主机对特定组织、特定网站等发动攻击。 用户电脑均安装杀毒软件、360安全卫士等并保持更新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风险,但企业、政府、学校等大型组织中并非每位用户都有足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IT能力,依赖于终端用户“自觉”的管理方法已经给众多组织带来了各式安全问题。 今年5月20日下午,正在杭州市接受技术培训的小黄,接到了单位的紧急通知,当天南方多个省市的网络遭到黑客袭击,出现各类故障,我市包括农经部门在内的部分网络也受到了干扰,单位要求他立即返回处理。小黄急忙回到单位对故障进行分析,“当时农经内部网的网络连接正常,应该是外网的原因。”小黄又与市电信部门取得联系,协同更换了网络域名,经过数个小时的紧张操作,这起突发网络事故得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