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ifi钓鱼陷阱窃取个人隐私
近日,央视一节目报道聚焦移动互联网安全,报道指出一些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实际为黑客设置的“钓鱼wifi”,用户接入后各种上网信息会被黑客截获,甚至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因此,网络监控专家建议,谨慎连接来路不明的公共wifi。
如今,wifi成为了人们方便移动上网的工具,无论是聊微信、刷微博、网上购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WiFi。对此,许多商家也抓住这个买点,在服务场所提供免费wifi招揽客户,然而有不法分子盯准这块进行黑客行为。
报道指出,wifi其实就互联网上数据传输上游设置的一个“阀门”,所有客户的数据都通过这个“阀门”与相应的客户端进行传输。所以通常情况下,黑客会在人流密集的地点设置一个不加密的WiFi,通过这个“阀门”,黑客便能将用户在网上的一举一动记录下来,从而获取用户的个人隐私。
网络管理专家建议广大用户,谨慎连接公共场所的热点,提高网络安全防护一时,在无法确认wifi安全性的情况下,避免使用网银或者网上交易等操作;尤其要提醒用户,平时不用wifi的时候最好关闭wifi的自动连接,以免落入钓鱼wifi的陷阱。
二、规范公务员作风需实施上网行为管理
民办市政务窗口是各政府部门接待群众办事的服务窗口,是民众与政府最常接触的平台,也是体现政府形象的平台,工作态度和办事效率如何都会在群众中产生不同影响,当地政府的形象也会直接体现出来。
据群众反映,宁远县政府中心大部分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上班看电影、玩网游,对办事群众不理不睬,实在令人寒心。该县群众反映,到县政务中心去办事,工作人员都是爱理不理,光顾玩电脑或手机,中央的八项规定和六条严禁,在宁远县这边得不到任何落实。
据暗访发现,上班时间,市民等着办事,窗口工作人员却迟迟不到位甚至聊QQ、看电影、玩网游、逛淘宝等,老百姓来到窗口办事,工作人员都是视而不见,丝毫没有避讳的意思。
中央三令五申严格管理干部工作作风,要求各省、市相关职能部门,在工作上,严于律己,然而,宁远县政务中心,作为宁远县的形象窗口,大多数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玩游戏、看电影、聊天,给宁远县政府形象带来极不光彩的一面。
国家颁布政策法令来规范公务人员的工作作风,但执行度却很低,因此为了让公务员上班时间专心为民众办事而不是迷恋上网,有必要对办公电脑实施上网行为管理,这样能从源头上禁止公务员因沉迷上网而忽视群众办事。
三、公务员缺乏有效考核机制需上网行为管理
没规矩,不成方圆。目前,政府机关在岗位定事上还存在一切欠科学的地方。如政府机关如何给公职人员合理适度分解工作任务,并辅以严格科学的考核制约机制,部署上网行为管理方案来规范公职人员的上网行为等等。
在网络日益生活化的时代,上网看电影、逛淘宝、浏览网页作为一种娱乐活动本无可非议。然后,对机关工作人员来讲,上班时间从事这些误了活动是明文禁止的,用纳税人的钱来进行个人“享乐主义”,于公于私都说不过去。
最近,有市民发现,**市**区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负责后台工作的人员上班非常悠闲,有的工作人员在上网看电影,有的看电子书,还有的工作人员在浏览淘宝页面。
公职人员上班时间有空闲上网看电影,如果换成在企业或民营公司上班,这种行为就会被扣工资。其实,在政府机关警力多次改革之后,其实,现在政府机关在经历多次改革后,工作效能虽然有普遍好转,但仍然存在机构臃肿和人浮于事的现象。虽然是定编定人定岗,但工作任务也普遍较轻,公务员仍显得比较轻松,毫无压力而言,这也是人们“要当就当公务员”的魅力所在。
再加上,对公务员的考核目前仍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公务员们工作危机感的普遍缺失,让他们好比在温室里长大,衣食无忧。在这种情况下,也难免那些公务员们上班闲玩了。 小黄刚踏进网络管理员队伍的时候,正是我市农业信息建设的初期,可以说,从那时至今,小黄亲身目睹了我市农业信息建设的历程。“2002年下半年,农经内部网下设的全市各地网络地址布局还不太规范,在当年底,石门镇和高桥镇两地网络终端计算机增加了40多台,网络地址不够用了,部分地方的计算机管理人员擅自更改密码,引起网络冲突,使得部分网络一时处于瘫痪状态。”小黄说,发现这一情况,黄伟立即赶往全市各地,他每天都要跑3处至4处地方,中饭有时也顾不得吃。经过3天的努力,完成了全市范围内的网络地址的整理和排序工作,我市的农经内部网至此进入了规范动作的轨道。手机上网涉黄,首先深受其害的是未成年人。因此,及时推出针对未成年人的“绿色手机”则应该是值得认真考虑的一种解决方案。“绿色手机”只有两种功能,打电话、发短信,而且手机通信只能指向家长、老师等“特定人”的手机,这样的产品相信能够得到绝大多数家长的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