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谷歌类网络监控行为遭FCC调查
收集用户受收发的电子邮件、浏览的网站,并从中窃取用户账户、密码等隐私信息是黑客借助网络监控软件时才会出现的场景。但随着网络监控技术的发展,人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需要防范的远远不只是有备而来的黑客,还需要防备来去匆匆的过客。
搜索引擎巨擘——谷歌在10月份公开宣布了一个令各国政府警惕、令许多网民诧异的消息:其街景(Street View)服务车无意中收集到了街道边无线上网用户的电邮、密码等隐私信息。
尽管是谷歌先向世人“坦白”的,但世人并没有像谷歌预期的一样遵从“坦白从宽”的原则,谷歌等来的却是各国政府对其展开的调查,各国网民对其所为的指责,甚至有过激言论称,谷歌街景收集行为与网络监控无异。
先是英、德、法等国对谷歌街景行为进行调查,现在路透社新闻称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也已经开始对谷歌的街景服务展开调查,以确定这家搜索服务巨头的行为是否违反了美国联邦法律。而在此之前,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已经完成了对谷歌街景服务的调查。
“不作恶”是谷歌公司一贯秉承的原则,虽然谷歌之前的不少所在所为已经令这句曾让世人敬佩的口号背上形同虚设的骂名,但谷歌还是不遗余力为“不作恶”洗刷骂名。
谷歌公司已经为此举感到抱歉,并将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与此同时谷歌也承诺将加强隐私及网络管理,尽自己最大努力避免以后重蹈覆辙。
二、触犯政策和教义Facebook再遭网管软件屏蔽
世界上最流行的社交网站Facebook被称为最大的数据泄露源头,各国企业或部署网管软件屏蔽Facebook,或者部署监控软件监控员工在Facebook上的一举一动。 但Facebook的缺点还不至于此,其网站上不时出现的冒犯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导致各国纷纷利用网络管理软件等技术将其屏蔽。
或许是树大招风的缘故,世界上最流行的社交网站Facebook总是"绯闻"不断。网络随处可见各国企业甚至一个国家通过网络管理软件等网络技术手段将其屏蔽的报道。
外国媒体报道,沙特阿拉伯通信部门的一位官员称,昨日沙特阿拉伯短暂封杀了Facebook网站,原因是Facebook违反了该国伊斯兰教传统价值观念,但随后又恢复了该网站的访问权。
据专业数据统计结果显示,Facebook在沙特阿拉巴拥有大约2700万用户,这也就意味着,当沙特阿拉伯通讯与信息技术委员会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封杀了Facebook网站之后,当该国2700万用户访问Facebook时显示的是错误信息界面。
幸好,这一屏蔽措施只是暂时性的。美联社报道,沙特阿拉伯很快就取消了暂时封杀措施,恢复了Facebook网站的访问权,整个封杀状态只持续了数个小时。
据称沙特阿拉伯封杀Facebook的原因是,网络上的内容触犯了该国伊斯兰教。因为沙特阿拉伯奉行非常严格的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宗教领袖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社会价值观有着很大影响力。
无独有偶,此前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都因为Facebook上的某些卡通内容讽刺了真主穆罕默德,因此两国封杀了Facebook,时间长达几天,甚至一周。
与各国屏蔽Facebook的时间和理由不一样,各国企业屏蔽Facebook都是长期不变的网络管理政策,而且原因主要在于,企业主管担心员工通过Facebook泄漏公司的机密信息、在网站上辱骂客户、损害公司名誉等。
虽然屏蔽Facebook的时间和理由不一样,但屏蔽Facebook的网络技术手段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利用类似带有网址库过滤功能的网管软件。 当然,任何网络技术不可能是无懈可击的,许多企业员工或者各国网民都会通过各种渠道突破网管软件的限制,自由自在地浏览这个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Facebook。 追踪公司使用cookies通常是为了构筑一份特定电脑访问网页的浏览记录;Flash cookies甚至可以重新安装用户删除的常规cookies,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在用户试图避开线上追踪时打开后门;而最新的技术“灯塔”能够通过记录更为细微的网上行为,如所打文字等,得到更多的用户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