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监控管理加强网游市场受考验
2009年12月,网络游戏《劲舞团》就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被指“涉黄”,并遭网络管理部门查禁。近日,又在网络上传出开心农场是非法运营的游戏,许多玩偷菜网友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其实很简单——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网络文化的发展,而不受网络监控管理的束缚,网络文化必将良莠不齐。
近日,在网络上有消息称,新闻出版总署加大了对社交网络服务网站(SNS)游戏的网络监管力度,已于近期下发通知要求数家公司停止非法运营网络游戏“开心农场”,主要原因是运营该游戏未经新闻出版总署前置审批。有观点认为,新闻出版总署此举标志着SNS游戏的出版和运营也将被纳入监管。
此前不久,文化部确认36家网游企业参与第二批“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试点工作。开心网、千橡、淘米网络等SNS游戏也首次被文化部正式纳入监管范畴。
尽管社交游戏开发商们早就听闻本行业将被加强网络监控管理的风声,但许多厂商们无所适从。
4月25日,来自工信部的最新互联网产业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总数已达4.04亿,其中社交网站用户群达1.91亿。而社交网站用户基数的扩大,将为社交游戏下一轮增长带来机遇。
“社交游戏同时具有网页游戏与社交性的优势,在庞大用户基础之上,很可能将迎来下一轮高速增长。”分析人士认为,网页游戏的特性,以及社交网站具有良好的传播性,这都使其拥有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然而,在市场急速扩张的同时,相关网络管理部门也察觉到社交游戏迅猛发展势头中存在的问题。据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年底,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均表态将对SNS游戏进行监管之后,曾给出在2010年6月出台具体措施的时间表,因此文化部的这一举动很可能被认为是SNS游戏监管措施出台的前奏。
据了解,“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是由文化部指导,网络游戏企业自主发起并参与实施,旨在加强家长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游戏的监护,引导未成年人健康、绿色参与网络游戏的行业自律行动。参与企业必须建立网络监控服务页面,公布专线咨询电话和受理程序,家长可以实名方式提出对其子女参与游戏的行为进行监控要求。
对文化部的监管工程,千橡、开心网、淘米网络等公司的负责人均表示支持。据悉,目前已开通监护工程服务的有42家网游企业。而此前,文化部也一直对几家大型SNS游戏公司提出整改要求,例如通知开心农场将“偷菜”改名,禁止SNS中的黑帮游戏,要求SNS游戏厂商对内容进行修改。此外,文化部还向主要的SNS游戏公司发文件,要求凡从事互联网游戏运营业务的,均要办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文化部还规定,“申请新设立从事网络游戏经营活动的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除符合有关规定外,还应具备100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金。”这进一步提升了SNS运营商的准入门槛。业内人士指出,目前SNS平台上绝大部分的第三方应用开发者还不具备这样的资金实力,此规定可能使得大部分的开发者望而却步。
对这一系列网络管理措施,千橡等网站曾提出一个“折衷”方案,第三方开发共享SNS网站的许可证的同时,SNS网站对其游戏内容负责——以这种形式来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
而根据新闻出版总署规定,非法运营的游戏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停止并经所在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核实确认的,相关企业可提出合法出版相关网络游戏的申请。
业内人士分析,靠偷菜、抢车位等社交游戏迅速蹿红的SNS目前的发展已经遭遇瓶颈期,现在运营门槛的提高将使社交游戏的生存更加艰难。目前,开心网的活跃用户寥寥无几,就连昔日偷菜上瘾的很多网友也表示:“由于缺乏好玩的游戏,这里没有留下来的必要。”
某社交网络游戏运营总监于辉(化名)对《IT时代周刊》透露,目前国内80%以上社交游戏月收入不足数千元,SNS平台还要拿走其中的大部分。即便是分成比例最高的人人网,开发商也只能拿到60%。但如果换成其他平台,开发商所获得的收入只有四成左右。对目前在SNS平台上相当活跃的一些第三方应用开发者,他们当被如何界定法人身份以及规范条款,对那些只有几人的小团队,是否还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和千万元注册资金?这才是监管方应该关注的焦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分成多少还不是最大的问题,社交平台是否透明也是影响开发商利益的重要因素。“如果每个月的收入数字做不到真实透明,分成结果都不会有利于开发商。”加之国内SNS网站用户习惯免费游戏,对收费项目接受度差,国内社交网站盈利状况不佳已成为行业通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