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监控管理系统规范政府外网
政务外网与内网不同,外网作为政府部门与外界沟通的窗口,是以互联网为承载平台,但由于互联网的自由、开放等特性,政务外网因网内人员的不当上网行为所带来的威胁与隐患日益凸显。例如:
1、公务人员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炒股票、浏览无关网站,既浪费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能,又影响了政府部门在民众中的外在形象;
2、由于不良的上网行为而感染木马或病毒,导致电脑损坏、电子数据丢失或信息不经意外泄,对政务的信息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3、BT下载、网上看电影等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带宽资源,导致网络阻塞影响正常的政务工作,政务外网的带宽始终感觉不够用,领导或员工总是抱怨上网慢,有些地方公务人员为了发一封紧急邮件,甚至要将机房交换机上指示灯频繁闪烁的网口的网线拔掉,才能让网络得到片刻的畅通;
4、政府内部员工不经意的网上言论有时可能给政府部门制造不小的麻烦,使政府部门遭受意想不到的冲击。
总结来看,政务外网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需要有效的网络流量管理、有区别的上网行为管理限制、有针对性的网上言论和信息外发监控,这些问题已不是传统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所能解决的。传统的防火墙、防病毒软件、IDS等等网络安全设备作为网络与信息安全手段和防御措施,对网络流控与上网行为管理基本是无从应对的。
公务人员无序上网、网上言论、带宽滥用等上网行为使政府面临法律风险、社会舆论风险、信息泄密风险,部署上网行为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已是政府部门的当务之急。
作为国内领先的网络监控管理软件提供商,建议各地政府因地制宜,采用适当的行政手段并辅之以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合理对本地公务人员上网行为进行控制和管理,以加强对政府外网的使用监管;保障政府网络资源的有效合理使用;提高政府机构的办公效率;确保电子政务工作的正常高效开展;避免不当上网行为管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好地树立和维护严谨、权威的政府公众形象。 实名制正方作为辩护士,维护自体利益的微观意志极为明显而强烈。即作为网络运营商,他希望与注册会员信息数据库不同的公民身份信息库通过实名制,移交由国家相关部门承担直接管理职能。因为现在的种种由运营商不得不开发的网民跟踪功能,意味着相关监督义务都由他们来承担,发生的具体后果也要由他们来负责。在网络人气与网络监督管理之间,在经济利益与法责之间,这是非常矛盾的,确实难以恰到好处地取舍。 于是,彻底规定网络行为,由规范行为来平均地决定经济收益率,对所有运营商来说是平等的,也就无所谓损失。这种动机未免过于急切,并且过于功利,不合实际,也许在经济意义上,还不利于虚拟资本的高风险收益期待。
利用网络监控管理软件与先进的网络管理理念,对机关干部员工的上网行为进行管理与控制是最有效的手段,同时也才能最直接地解决公务人员上网行为管理所遇到的难点和盲点问题。各地政府可以在国内几款优秀的网络监控管理软件中比较、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上网行为管理产品,通过系统的合理部署和策略设定,相信能达到非常理想的上网行为管理效果,预计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规范上网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网络监控管理软件所制定的精细化的时段和群组策略,为不同上网需求的机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分配不同的上网权限,并且有效限制机关干部与工作人员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票、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等上网行为,可以使公务人员专心投入本职工作,能极大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2)监管外发信息,规避信息风险
实现对论坛、贴吧、邮件、聊天软件等各种方式的外发信息进行内容过滤与审计,有效限制敏感或机密信息的外发,并通过留存日志做到发生情况后有据可查。这样既规避了信息安全风险,也能避免公务员参与制造和散播网上不良言论,有力地维护政府公信度和公众形象。
(3)保障网络畅通,确保关键应用 有效限制BT、迅雷、网络电视等吞噬大量流量行为的发生,并对政务外网的网络应用做出合理的带宽分配,让拥堵的网络变得畅通,从而使重要数据传输和关键应用得到充分保障,最终也能节省很多的带宽成本。社会人在实行其部分权益行为时,需要提交"记名",比如结婚、就业等,另一方面不记名仍有其存在需要,比如某些选举、决议投票。这说明记名利于个人日常行为,不记名便于集体特定行为;不记名行为就易于组织或者鼓励集体行为。就以论辩节目来说,当事嘉宾知名知姓,场下观众则实际上以无名为形式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