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巩固网络安全打击网络犯罪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正式对外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当前国内互联网网络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网络经济犯罪形式有扩大趋势。半年内有57.6%的网民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有1.1亿网民在过去半年内遇到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的问题。而这些网络安全事件,往往是某些不法分子为牟利所为,由此可见,打击网络经济犯罪,保护网络安全刻不容缓。
网上计算机病毒、木马和蠕虫日趋泛滥
最近,网络安全事件不断,网络安全成为日前各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CNNIC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六成的网民在2009年上半年期间上网过程中遭遇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网民遭遇安全事件的频率在不断提升,从当前网民遭遇病毒的途径来看,主要是源于大量的网站被“挂马”,这已成为当前国内病毒木马传播的主要方式。
从不同年龄段网民遭遇来看,受攻击比例最高的年龄段集中在20至39岁这个区间,比例高达63.4%,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网民上网最为活跃,浏览新闻、娱乐、电子商务,网络用途也非常丰富,其次是40岁以上年龄段网民,遭遇病毒攻击的比例为60.2%,20岁以下网民所遭遇的比例最低,为55%。 从网民学历来看,大专及以上网民遭遇病毒攻击的比例要高于大专以下(不含大专)学历网民8个百分点。
窃取账号、密码等网络犯罪猖獗
CNNIC最新调研数据显示,国内网民已达3.38亿人,其中31.5%的网民曾在近半年内遇到过账号或密码被盗问题,由此可见,当前以窃取账号、密码等形式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犯罪非常猖獗,并且从所窃取的账号、密码来看,已经由传统的QQ、游戏账号向网银等金融领域延伸。如果不能严厉打击这种网络犯罪形式,确保信息安全,必然会制约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交易类应用的发展,进而会延缓我国经济的增长趋势。
从不同年龄段网民的调研结果来看,20岁以下网民被盗号的比例最高,达到40.4%,其次是20至39岁年龄段的网民,达到35.9%,40岁以上网民被盗比例相对最低,为22.2%,由此可见,以玩游戏和电子商务为目的的互联网应用是被窃取的主要目标。大专以下(不含大专)学历的网名被盗比例要高于大专以上学历的网民,达到37.2%,高出近6个 百分点。
网络犯罪有可能是未来犯罪的一个主要形式,应及早遏制这种发展势头。目前我国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同时由于网络犯罪普遍呈 现出隐蔽性高,跨国界跨区域的特点,犯罪取证比较困难,导致目前打击黑客的成效不是很显著,建议我国联合国外打击网络犯罪的组织,共同加强这方面的技术侦破能力,对于那些已发现的网络犯罪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对那些为黑客提供生存环境的相关厂商也要加大惩罚力度,尽力遏制此类黑客的生存空间,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网络环境。
二、华为发布业界首款网络统一管理系统
华为今日在亚洲通信展(CommunicAsia)上发布其业界首款网络统一管理系统iManager U2000。该系统能够实现IP、传送、接入设备的统一管理,充分满足了ALL IP融合网络端到端运维管理的需求,开启了IP可视化运维新时代。
随着移动承载和超宽带网络的飞速发展,FMC发展促使网络进一步融合,网络运维管理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实现网络端到端管理、提升运维效率、降低OPEX,日益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焦点。华为基于对客户运维模式的深刻理解和对网络未来发展的研究,在继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创新式开发,率先推出新一代的网络统一管理系统iManager U2000。
U2000提供全业务端到端调度、精确故障定位能力,充分满足融合网络运维管理的需求;具备IP可视化管理、一键式配置的功能,大大降低了传统运维人员学习IP技术的难度,帮助运营商实现运维人员能力的转型,全面降低OPEX。该系统采用先进的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分布式软件架构和电信级的硬件平台,具备灵活的扩展性,能够适应运营商不同网络规模、不同运维模式管理的要求。 华为网络OSS与服务产品线总裁游依勇表示:“IP网络的’云团’特征,使网络链接无限灵活的同时,也承担了高昂的运维成本,简化网络运维的难度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焦点。华为聚焦客户需求,适时推出iManager U2000统一管理系统,提供端到端运维解决方案,实现IP可视化运维,能帮助运营商全面降低OPEX,同时又满足网络未来演进的管理需要。”
截至目前,华为iManager系列网络管理系统已经服务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沃达丰、法国电信、德国电信、荷兰KPN等全球200多个运营商,并且与全球主流OSS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引领下一代网络管理系统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