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署网络监控系统整顿网吧对网吧上网监管
近日,宜章县由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组成的文化市场综合整治行动小组对该县县城印刷复印商店、图书经营门店等文化经营市场进行了一次突击检查,着重查处了非法印刷、制假贩假、销售淫秽书刊等违法行为。
年初以来,宜章县着重对文化市场秩序和网吧经营管理进行全面清理整顿,规范了经营主体,净化了经营秩序。在文化市场管理中,该县文化、工商等部门严格遵守“六不准”规定,严把审批关,规范经营主体行为、业务范围,与经营户签订文明经营责任书,实行“一户一档”管理。
举办印刷复印、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娱乐业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法律知识学习班,培训人员800多人次,印发资料1.2万份。坚持定期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方式,加大文化市场秩序整治力度。 今年,该县共查获非法出版物3700余册,“口袋本”图书900多册,淫秽光碟400多张,夹带色情电影宣传资料1000多份,查处违规演出案件一起,捣毁贩卖盗版、淫秽物品经营窝点1个。与此同时,今年,该县加大了网吧专项整治力度,取缔了中小学校及周边200米内的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投入巨资安装网络监控平台,签订责任状,建立执法人员与各家网吧进行“分片包户”结对监督“一对一”责任制。
成立网吧行业协会,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电子信箱,聘请网吧义务监管员15人。由文化、公安、学校、工商等部门组成网吧监督检查小组,进行定期检查和“零点行动”,对上网人员实行身份证或户口簿实名登记制,对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经营户,发现一户就严厉查处一户。 在从源头治理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现象的同时,该县支持学校建立全数字多媒体校园网、区域网,并指导学生进行有益于学习和成长的上网活动。该县有县一中、县六中等10所学校建起了校园网。目前,该县构筑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管理网路,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得到了有效净化,为该县十万少年儿童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企业通过软硬兼施管理局域网员工上网行为
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公司内的个人电子商务跟着盛行了起来。因此,员工除了使用网络办公之外,也会利用上班时间从事诸如规划个人旅游行程、投资股票与基金,甚至于在线聊天之类,产生许多对公司业务无益的事情,因而降低员工生产力。 因特网确实带给企业很多商机及便利,却也带来管理上的挑战。员工如何能够自律,公私分明,是企业在实施员工教育训练上,必要加以重视的课题。因此,如何不对网络使用权严格设限,又能有效管制员工上网的时间与使用用途呢?有几种弹性作法可作为参考:
1.透过网管系统检视员工每日对外连系的记录,了解员工收发个人电子邮件或是从事私人电子商务所花费的时间及频率,可及时掌握员工投入工作的用心程度,并列为年度考核的重要评核指标之一。
2.为避免因过度干预,造成员工有隐私权不被尊重的感觉,影响主从之间的和谐关系及工作士气,建议采用正面倡导方式,灌输员工使用网络的正确观念。 三、检查员工的电子邮件,防止泄漏公司机密。 电子邮件也正在变成调查犯罪的重要证据,许多案件都追查过嫌犯的电子邮件,发现他们使用的讯息类型,以及在网络上找到的讯息等。许多证券公司,都根据规定,将企业往来的电子邮件,储存一段时间。 基于此,对企业电子邮件进行备份已经相当必要。同样,互联网的其他应用,如最基本的网页浏览功能,微信、QQ等IM即时通讯工具,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以及企业网站等等,也越来越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业务通道。一句话,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局域网网络监控除了对上网行为监控外还应包含内网监控;局域网网络监控目前的发展趋势下除了以上两部分监控外继续增加了对数据安全的管理,因为假如你只是监视而数据已经流失出去,那么监控本身也就失去了最核心的意义了;所以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透明加密软件;一个完整的网络监控软件应包含的上网监控和内网监控两大部分; 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 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由于网络舆情起步都较晚,优秀的很少,现在一国内领先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为例。网络监控(舆情)系统是针对向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通过对海量网络舆论信息进行实时的自动采集,分析,汇总,监视,并识别其中的关键信息,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从而第一时间应急响应,为正确舆论导向及收集群众意见提供帮助的一套信息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