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专家告诫家长监控软件是无法取代家长职能
开学在即,一种监控上网内容的软件“电子家长”在本市走俏。一些家长昨天接受采访时表示,买这个软件是担心孩子沉迷网络影响学习。专家指出,“电子家长”等信息化监控手段不能取代家长职能,使用应有度。
商场营业员向笔者演示了“电子家长”的功能:可设定电脑的开机时段和休息时段,如每上两小时电脑休息15分钟;能过滤不健康的网站;可查看上网和聊天记录等。除了“电子家长”,市场上还有电脑锁、“网络爸爸”等监控软件。还有不少家长开通了手机亲子通业务,只需发条短信,即可查询携带手机的孩子的准确位置。
市德育咨询研究中心专家谢诒范指出,信息化监控手段有利有弊。一方面,依靠“电子家长”等软件的“站岗放哨”,孩子的上网行为等得以规范;另一方面,任意查看网上聊天记录,又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 因此,信息化监控要适度。对那些自控能力较差、已出现网瘾征兆的孩子,家长可将该类软件作为一种监控的辅助手段;而对于上网不频繁的孩子,家长过度监视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想上网行为监控应征求孩子意见。
谢诒范指出,网络监控不能取代家长职能。面对迅速发展的网络,积极引导比电子监控更重要。家长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比如与孩子一起商量制订“上网作息表”,帮助他们上网查询有用的学习资料等。同时,家长应适当“放权”给孩子,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管理能力。
二、企业管理上要善待网络管理人员
3月9日,《网管员世界》总编辑刘静平做客赛迪网与广大网友进行了交流。谈到工作使用中遇到的安全问题时,刘静平表表示自从互联网发展以来,尤其是互联网的把局域网打开以后,在互联网和局域窗口打开以后出现比较大的问题,网络接入的人群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这个变化自然会造成安全问题的出现。
另外随着我们网络应用的时候,我们对网络的依赖,以及对网络上很多的数据、信息价值的提升,使我们对网络的安全表示了极大的担忧,我们说安全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担心的问题,因为我们担心有人对我们网络的信息使用,以及信息的保护,以及我们个人对计算机工作的干扰。 所以很多人对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担忧,这个担忧其实是有道理的,过去很多事件表明了网络安全性和信息安全性给很多人造成很大的损失,这种损失更有理由说明安全的问题是我们很多管理人员比较担心的。实际上在日常工作中,网络管理人员,他们的担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可能发生在别人的身上的可能被发生在我身上,因为它的职责要保障整个网络的运行、使用的正常。
第二个方面是安全,这是一个措施问题,我们给安全要有一定的措施,这个措施是不是到位、合理这也是网络管理人员比较头疼的问题,因为安全更多的是跟一些潜在的对手在进行较量,或一些不太合乎正常的运作规则的人和实在打交道,所以他们对这种不可预见性会产生一些担忧。
第三个问题是管理上的问题,因为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管理人员对信息安全的认识那么全面,不可能对每种信息安全措施有很好掌握,更为重要的信息安全是花费成本如何合理有效建立一套安全机制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这是网络管理人员比较令人头疼的问题。最终目的是什么?网络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的保护,如何使所有使用这些网络的人,所有使用人对安全问题的担忧也转换成网管员的压力。
网管人员其实掌握企业核心资源。财务人员掌握企业的资本金,人力资源掌握公司的人才,而网管人员掌握公司的数据。 三、加强企业数据文档加密管控 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在日常办公生产中都会有许多核心数据需要保护,尤其对于知识密集以及原创版权重视度高的企业而言,设计图纸行业、研发型企业等等都是数据安全保护的重点对象。 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加强企业数据文档加密管控,保护自身企业的知识产权以及原创版权,更利于企业在后期的发展中站稳脚步,同时提升自身的企业是互联网浪潮中的竞争力。 而部署防泄密软件就是其中一种为了防止泄密的常见的手段,也是企业防止泄密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通过技术手段防止秘密或以信息化数据形式泄露的秘密。在信息安全技术中,由于保密的概念比较大,保密一般有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防范的对象包括外防和内防。“防泄密”的概念出现较晚,更侧重于内部预防而非一般保密,并且倾向于针对更多可以访问和使用机密数据的内部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