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保护网络用户个人隐私
这是一个社交网络的时代,这是一个用户注重隐私安全的时代,这是一个机密数据频遭泄露的时代,网络世界用户隐私谁来做主?
从搜索引擎、社交网站到即时通讯工具,都在努力为用户提供具有社交特性的主动式网络服务,而这不可避免的将要涉及对用户隐私数据的读取、存储、分析。 谷歌利用特殊代码绕过苹果电子设备的隐私设定,在苹果台式电脑、笔记本和手机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借助Safari浏览器漏洞追踪用户浏览习惯;Facebook绕过IE默认的隐私保护措施,使用cookies跟踪IE用户。腾讯QQ推出“QQ圈子”,引发网友对个人隐私暴露的担忧。用户隐私在不知不觉间被获取、被分析、被泄露。
对于用户而言,希望在网络世界享受到更多主动服务,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的部分隐私信息提供给服务提供商,但用户希望自己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信息,用户不希望自己的隐私信息被滥用,更不希望自己的信息被泄露,甚至被恶意利用。
但从年初的“泄密门”事件,到QQ圈子,用户发现,自己在网络世界里的隐私非但无法主动掌控,而且也没有得到有效防护,面临随时丢失数据、数据泄露的危险。
好消息是,国内关于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和规范的行业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已经通过评审,用户隐私保护在标准上初现眉目。
网络里的用户隐私防护需要借助相关安全管理技术、安全管理产品,更需要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只有这样,用户才能真正的对自己在网络世界里的隐私信息安全全面掌控,“我做主”!
二、数据泄密防护市场发展趋势
国内的数据泄密防护DLP市场曾经被普遍认为是做不大的行业,但是目前这种情况正在迅速改变。业内的一些先行者的市场规模正在迅猛增长,比如厦门天锐科技,北京亿赛通等等,另外其它一些数据泄密防护厂商也在积极进入。
1、数据泄密形势不容乐观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 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指出:我国遭受更为严重复杂的境外网络攻击,网络银行和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受到的威胁显著上升。
315晚会报道:上海警方连续接到几十起报案,涉及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被盗金额最高达到233万多元。起获赃物时发现,一个小小的U盘里面竟储存着50多万条上海市机动车车主的信息,3000多条个人银行卡信息和征信报告,包括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车辆情况、家庭住址,甚至家庭成员状况等等。
2、数据丢失防护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从市场需求新增热点来看,智能移动终端安全、云安全、社交网络安全等方面比较突出。从行业来看,政务、银行以及电信业对数据防泄露的需求快速升温。
来自赛迪的研究数据显示,数据丢失防护产品DLP市场整体销售额增速达到60%,今年增长率将达到70%,预计全年销售额将达到11.5亿元。
3、防泄密方案国内外有别
从数据泄密防护的手段来讲,国外厂商主要提供基于审计的数据泄密防护DLP方案。而国内用户主要偏向于基于加密技术的数据泄密防护DLP方案,比如最著名的业内安全厂商厦门天锐科技开发的绿盾透明加密软件,信息防泄漏系统就是基于透明加密技术来实现的。两者相比较而言,国外厂商主要防止无意泄密,国内的则有意无意泄密都防护,后者比较适合国情。
目前,在数据泄密防护DLP市场,无论是提供基于数据加密的数据泄密防护DLP方案还是基于审计的数据泄密防护DLP方案,市场在不断升温,各大安全厂商将面临新的挑战。 在使用电脑监控软件的同时,公司也应该采取其他措施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例如,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支持,并设立沟通渠道,以便员工可以向管理者反映员工的意见和问题。这样,公司不仅可以通过电脑监控软件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还可以通过与员工的沟通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困难,从而更好地支持和帮助员工。 另外,公司还应该注意不要过度依赖电脑监控软件,而是要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要求,合理地使用电脑监控软件。过度使用电脑监控软件可能会导致员工的工作压力增大,甚至产生反感情绪,对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工作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