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由国内数据安全专家和相关机构联合组成的“中国加密软件调查专家委员会”,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针对加密软件厂商、媒体、用户单位、渠道代理商等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发出10万份调查问卷,从市场、产品、技术、应用等多方面进行深度调研。在经历多年的技术、产品、市场和应用的发展之后,加密软件已经成为当前国内信息安全最为热火的领域。以文档和数据加密为核心,辅以文档的权限管理、备份、审计等多种功能的加密软件,已经在国内普遍应用开来。 一、国内加密软件的生命周期 对加密软件而言,生命周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从加密软件诞生之日起,必然要经历生命周期全过程。从现状来看,加密软件正处于成长期向成熟阶段过渡的高速发展阶段。 1、从市场供求关系来看 目前加密软件正处于供不应求的严重饥渴状态。据调查,今年中国加密软件市场需求高达500亿元。但是,限于加密软件厂商的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和人员配备等多方面的原因,总量为200亿元的市场需求远远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根据权威专家估计,目前市场上所有厂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仅满足了全部需求的10%左右,还有90%的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 绿盾透明加密软件处于中国加密软件的领导地位,其员工数量、销售组织、研发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在国内都具备较大的领先优势。仅今年上半年为例,便已经为数十万用过户提供了产品和技术支持服务。 2、加密软件主要用户群体 加密软件目前的用户主要还集中在电信、金融、机械、汽车、造船、通信、设计院等少数行业,还有更多行业应用正在逐渐走向成熟。除此之外,还有更为广阔的政府、军队军工单位和涉密单位市场尚需要进一步开发。从信息安全发展的一般趋势来看,随着加密软件产品从企业级用户,向政府军工级客户群体渗透,加密软件将成为一种标准配置,将会与杀毒软件、防火墙等传统安全产品一样遍及各行各业。总体来说,加密软件市场规模是巨大的,而目前应用还处于小范围阶段。 以绿盾透明加密软件为例,其主要代表性客户企业级客户占到总量的80%,而政府、军队军工和涉密单位用户仅占20%左右。随着加密软件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不仅是企业级用户数量庞大,而且政府军工级客户的数量也将会十分地惊人。 3、从信息安全发展的步骤和趋势来看 数据安全、数据防泄密、文档和数据加密正在逐步成为显性需求,是当前信息安全主要关注的热点,也是信息安全建设的重点投资领域。信息安全的第一代产品老三样“杀毒软件”、“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护”已经成为用户的基本配置,第二代产品“终端安全产品”也已经普遍应用。然而,针对数据和文档本身的信息安全防护建设,却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作为新一代信息安全产品,加密软件应运而生,并日渐成为主流产品。恰逢“防泄密”处于一个新的建设重点阶段,加密软件的前景十分的广阔。 绿盾透明加密软件一直致力于加密软件的产品完善,和对客户信息安全建设进程的推进。经过长时间的市场孕育,各行各业的用户已经对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加密软件也成为用户耳熟能详的必备产品。绿盾文档加密软件常用行业和案例: ·制造/设计业:共享设计图纸、商业计划、客户资料、财务预算等重要资料给企业内部对应的人员但需要严格保密,以防竞争对手窃取。 .金融业:许多敏感信息(融资投资信息、董事会决议、企业财务报表等)需要严格控制,防止商业秘密泄露的文档。 .知识型企业:调查报告、咨询报告、招投标文件、专利等重要内容的版权保护。 .政府:不对外公开,需要限定部门或个人阅读、编辑、复制、打印权限的公文、统计数据、市政规划等。 .军队:涉及国防安全的军事情报、机要文件、技术前瞻性分析等保密性文档。 二、国内加密软件的技术变革与软件创新 国内加密软件自产生以来,已经经历两次较大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目前正处在第三次大规模升级的时间点。 第一次变革是在2008年前后,加密软件在技术和产品完善方面,有一次飞跃式的发展。加密软件的核心技术——动态强制加密在多年的研发改进下,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基础。此前加密软件所存在的部分不稳定现象得到消除。 第二次变革发生在2010年前后。在加密软件功能趋同的大环境下,主流厂商便根据各自特点进一步延伸产品,在许多厂家借鉴或者竞争对手,或者引用整合其他门类产品,给加密软件附加上了更多的功能。 第三次变革才刚刚开始。传统的加密软件经过多年发展,市场上同类型产品林林总总,却在功能和性能方面难以取得革命性突破。 小知识之云计算概念: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