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市面上的加密软件五花八门,企业在对加密软件选型时往往会走入一些误区,那我们常见的误区有哪些呢?下面笔者就带您认识一下。
目前市面上存在大大小小数十家上百家的加密软件企业,提供不同类型的加密软件。在对软件选型时,部分企业往往容易陷入一些误区,导致选型失败。从笔者的经验来看,这些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绿盾文件加密软件的主要功能:
1、文件加密模块 图纸文件加密模块是防止电子图纸由于单位内部员工泄露而开发的内核驱动层加密系统。在不影响员工对电脑任何正常操作的前提下,图纸文件在复制、新建、修改时被系统强制自动加密。加密的图纸文件只能在单位内部电脑上正常使用,一旦脱离内部网络环境,在外部电脑上使用是乱码或无法打开。图纸文件只有被管理员解密之后,带出单位后才能正常使用。
2、文件外发控制模块 因业务需要,企事业单位经常会碰到需将一些重要的电子文档发给客户或者合作伙伴的情况,可要将文件外发,就必须对原有的图纸加密,一旦解密发出去,就意味着单位的这些重要图纸文件将不再受到控制,这些图纸文件如果被窃取或者无序传播,可能会对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核心资料面临着被外泄的可能。 文件外发控制针对文件解密后在外部泄露的可能而提供对应解决方案,当需要外发单位内部文档时,只需进行外发申请后经单位高管审核确认即可明文外发,同时对外发文件还能设置打开的次数、使用有效期、是否在指定电脑上打开等,有效防止外发文档的二次扩散。
3、打印内容监控 对打印行为进行监控,完整且真实的记录打印信息,并提供丰富的日志和报表,让管理者对打印资源进行有效察看和管控,杜绝打印泄密的发生!打印清单:客户端所有打印任务生成打印日志,包括机器名称、文件名称、打印时间、页数、份数等信息。打印日志保存在服务器数据里,管理员随时可以按时间、按机器进行调阅。打印截图:客户端在打印过程中,系统自动将打印内容截图生成文件,保存在系统中供管理员随时调阅。打印权限:可授权不同的机器及用户是否具有打印权限,还可以针对应用程序设置打印权限,比如某个机器WORD允许打印,而CAD则禁止打印。
4、U盘认证管理模块 现阶段,U盘使用灵活、携带方便,迅速得到普及,而且其储存容量也越来越大,体积越来越小越来越隐蔽难于管理。在U盘带来使用便利性的同时,U盘也带来了机密资料外泄、木马病毒传播等严重隐患,并造成了许多后果极其严重的危害。为了规范企事业内部U盘的管理与使用,绿盾推出U盘认证功能,有效的规范内部U盘的使用。
5、文件管理控制模块 目前80%以上的信息都是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创建、编辑和存储的;对于管理者来说,每个员工的文档、工作内容以及客户信息等资料,都是宝贵资源,都需要进行有效的归档与管理。文档的丢失、无意间的删除造成严重损失,也影响了单位内部员工的工作效率。所有工作需要的信息文档都上传到服务器,形成工作过程的记录,即使有员工流动,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工作的延续性,保证工作交接的规范。
企业加密软件选型的误区
一、企业加密软件选型的误区
1、太过偏注于价格
许多企业在选择加密软件时,往往遵循“一切向钱看”的原则,价格越低,越受青睐,甚至以费用为标准来“一刀切”。
两年前,笔者参加某大型企业的数据安全管理系统招标。当时参与投标有5家加密软件企业,而最终中标的竟然是一家刚刚成立的厂商。笔者经了解得知,这家中标厂商资质不全、产品不稳定,连技术支持的专职工程师都没有,整个公司就是“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这样的软件在具体使用中的效果可想而知。果然,半年后,这家企业不得已再次招标。
2、忽视实施和服务
内有句话叫:“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服务”。
企业的服务质量对于项目实施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是很多企业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只注重产品的质量与价格,忽视了企业的后续服务。产品质量固然重要,但厂家的服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项目的实施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企业的应用环境、业务部门的文件流转等方方面面。项目实施前,需要对各个业务部门进行详细的调研,如:应用软件、软硬件的配置、工作流程和办公习惯等。
以上诸多方面都是关系到加密系统上线后能否正常的使用和运行,是否能让企业真正达到保护企业重要数据的同时,实现企业无障碍的共享。如果企业仅仅购买了产品,却因厂商没有持续性的服务而导致项目失败,这样的代价未免过于沉重。
3、不考虑兼容和扩展能力
大多企业在选择加密软件的过程中,只考虑当时的效果,没考虑到日后的维护、兼容和升级。
一些信息安全厂商在实现加密和解密功能时只是根据当时应用程序的版本和文件格式做了防护处理,没有考虑到日后的升级维护。另外,企业不断的发展,办公系统也随之改进,企业关键业务系统扩展,如电子政务、办公系统、PDM系统、GIS系统等。可是,企业在选择加密软件时,却忽略了加密软件的兼容性,致使实施的数据安全管理系统与企业原有的业务系统发生冲突,严重降低了企业工作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