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需网络监控控制舆情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QQ、BBS、博客、微博、微信为主的新兴媒介工具异军突起,使虚拟空间中多元价值观并存、各种社会思潮涌动、意识形态冲突和较量凸显。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的重要场所,也是网络舆情的重要集散地,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和引导关系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高校事业的和谐稳定。
与一般的社会舆情相比,高校舆情更易呈现即时性、自由性、盲从性、情绪化和群体性等特点。互联网上的一些虚假或不良舆情信息一旦被采信,在评论和传播过程中就会被歪曲和放大,传播的"蝴蝶效应"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大学生思想活跃,行动积极,乐于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意见共同体。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逐步成型之中,面对复杂的网络世界,仍缺乏准确的研判能力,容易出现情绪化的盲从,因此需要网络监控高校的网络舆情。
构建高校舆情传播的预警机制是高校维稳工作的前提。危机事件从产生、发酵到爆发是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舆情预警的意义在于发现苗头,及时研判,做好应对。
完善高校舆情传播的法律机制是高校维稳工作的保障。通过完善网络立法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和追踪,对传播虚假信息、制造社会恐慌、扰乱社会秩序者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另外,高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其理性表达和应对能力。
二、七成大学生拒绝父母"加为好友"的请求
昨天,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做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大学生拒绝父母"加为好友"的请求。许多不愿意加父母微信的学生都有"前车之鉴",面对父母的"好友请求"便选择视而不见。除了不愿意被父母"网络监控",这项调查还显示,83%的大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心事透露给父母。因为一旦在微信朋友圈中"发牢骚",便会被敏感的父母发现,并不分时间地打电话非要孩子解释发生了什么事情。
地大江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罗新兰认为,家长加孩子微信或其他聊天工具,首先肯定是为了更多地关心孩子,出发点无可厚非,但是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这种行为也会让孩子产生"网络叛逆"。"一些极力要求加孩子微信等社交工具的父母,只能说明他们的控制欲太强,应适当给孩子一些自由。"罗新兰说。
"父母和子女之间最重要的是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该校辅导员王曦婷认为,网络联系不是万能的,交流的方式很多,父母和孩子要学会根据对方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否则,就会收到相反的效果。据了解,其实不止是大学生,包括很多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都不太接受和父母QQ或微信联系。
"根据公司网络管理规定,办公网内禁止访问游戏类、购物类、色情类、赌博类等与工作无关的网站。"这条规定是从3月18日起在北京总部开始执行的,而搜狐上海分公司其实从上周就已经这么做了。
对此,上海员工的反应并不大,一来是因为公司还是很人性化的,午休时段可以淘宝可以打游戏,二来是知道自己不是最悲催的,搜狐上海分公司租用的瑞安大厦写字楼内网是把QQ、MSN都给禁掉的,那些白领们均一视同仁。然而,在北京,搜狐的这一措施却引发了员工吐槽声一片,并很快引发一些电商企业的围观和调侃。
据北京媒体报道称,搜狐旗下游戏资讯网站17173.com一度也被屏蔽。随后,在大量员工的强烈要求下,才被解封。因为有员工表示,"必须看17173才能开展工作。"根据搜狐内部通知显示,如因工作需要访问被屏蔽的网站,需部门主管副总裁书面批准。
其实,这样的"插曲"完全可以避免。搜狐上海分公司内,因为工作需要接触游戏的员工依然可以正常工作,被禁的则是非工作需要的大部分员工。据了解,在杭州,上班时间不能购物聊天的并不是少数,涉及面最大的是公务员群体。
一家大型事业单位的技术总监表示,员工上这些购物、游戏网站很费时间,之前很多员工沉迷开心网偷菜移车位,现在玩微博微信,让不少老板很头疼。从技术角度讲屏蔽是非常简单的,只要禁止访问这个网站就能实现,真要禁的话,手机QQ、手机淘宝也都可以。
搜狐的这道封杀令除了引来一群看热闹的网友,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公司管理水平的大讨论。有人支持,说于公于私,这个举措都是利大于弊;有人觉得这个根本无需讨论,上班时间当然不应该做工作以外的事;还有人发表高见,"业务管理者的短板导致公司的制度底线被浮出水面。搜狐抓制度底线的同时,抓管理层能力要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