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对互联网内容管理宽容有度
德国对互联网内容管理可以说是宽容有度,德国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规范互联网传播的法律———《多媒体法》,制定了《电讯服务法》《电讯服务数据保护法》《数字签名法》,并根据网络传播发展的需要对《刑法法典》《治安条例法》《危害青少年传播出版法》《著作权法》和《报价法》等及时进行修改完善,加强了对互联网传播内容的控制。
各项法律的实施,既体现了网络言论的自由性,又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对其给以严格的限制。在合法性原则的前提下,德国建立了措施严厉的执法队伍,保证法制的落实,规范互联网内容管理。
作为德国宪政体系基础的《基本法》明确强调,"每个人都有表达和传播观点的权力,通过书面或视频方式,人们可以合法获得信息,不受任何阻碍",德国"不进行事前审查"。在网络服务方面,针对数字化传媒制定的《多媒体法》指出,"任何人可以自由从事网络传播和经营,不受限制"。
但是法律也规定"所有权力都要受到一般法律的限制"。根据这种原则,德国《多媒体法》《刑法法典》等法律法规对什么是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什么样的言论应受法律保护和什么样的信息言论应包括在法律制裁范围内,做出了具体解释。
德国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自由所采取的保障方式是相对的,以便在"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之间求得平衡。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管理上会更多考虑到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个人言论自由价值一方需要作出退让。因此,德国对个人可能发出的具有危害性的网络言论进行的监管,既阻止了通过网络手段危害社会的行为,又确保了公民一如既往地拥有言论自由和通讯自由的权利。
二、伊政府研发新软件监控民众上社交网站
据沙特经济新闻网、法新社等6日报道,伊朗政府正在研发一种新软件,用于监控民众使用社交网站。报道援引伊朗警察总长伊斯梅尔艾哈迈迪穆加达姆日前对媒体发表的讲话称,这款名为智能控制的软件将用于控制人们访问脸谱(Facebook)、推特(Twitter)以及YouTube视频等西方社交网站。
他认为对这些网站实施控制要比完全封锁它们效果更好。他说:智能控制软件不仅能屏蔽社交网站中存在的有害信息,同时也允许人们使用有益的部分。穆加达姆还表示,去年年底成立的网络空间最高理事会将肩负起这项工作的实施,但他并未透露该软件何时投入使用。
去年12月,脸谱网上出现了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个人主页,据称该主页是由其办公室负责创建并运营的。哈梅内伊个人主页的出现,直接导致众多伊朗民众呼吁当局取消长期以来对脸谱等社交网站的封锁。
此前,伊朗当局一直警告称,社交网络是西方国家对伊朗政府发动的软战争。但尽管当局再三警告,并且对脸谱等施行封锁和监控,许多伊朗人仍能通过反封锁软件等手段登陆社交网络。有报道称,伊朗7500万人口中有3600万是互联网用户,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经常登陆社交网站。
有分析人士认为,穆加达姆的讲话表明,伊朗当局对社交网站的态度或将由全面封锁转为严密监控,但如此一来,社交网络难免成为激进人士尤其是反对党派谈论或散布一些过去被严禁话题的平台。有伊朗媒体报道称,过去数月中,几名激进人士就曾因在脸谱上传递违禁信息遭到当局的警告或逮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