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监控管理从立法与技术双管齐下
日本主要从政府加强网络监控管理立法监管和企业大力进行安全技术研发两方面着手,维护网络安全和防止借助网络进行犯罪活动。
迄今,已经实施的各网络安全法,旨在提高青少年合理利用网络的能力,同时通过普及使用网络管理软件等措施尽可能减少青少年通过网络阅读不良信息的机会,从而实现青少年能够安全安心上网,维护青少年行使自身权利这一目的。
考虑到互联网是自由发表言论的场所,日本政府规范上网法律的原则是民间单位和个人的自主努力将发挥主要作用,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此予以尊重。并将性、暴力、滥用毒品、欺辱、诱发青少年犯罪等内容定义为“有可能阻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信息”,要求登载有害信息的网站管理者将阅览者年龄限定在18岁以上,并对18岁以上的阅览者采取会员制。网吧经营者必须让未满18岁的青少年使用带有过滤功能的网络管理软件的终端,防止他们浏览网上的有害信息。同时,移动电话服务公司在与青少年签订服务合同时,也须附上过滤有害信息的条件。
日本电信企业推出的手机上网行为管理软件分为两种:一种是只能通过手机登录学习类网站的“白名单”方式;另一种是屏蔽成人网站的“黑名单”方式。鉴于一些可能被不怀好意者利用的交友网站不在 “黑名单”上,日本警视厅呼吁未成年人尽量利用“白名单”方式。安装上网行为管理软件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采取强制的方式,而是通过不断劝说与宣传,让使用者及其监护人形成自律观念,主动避免受到不良网站的侵袭。
与此同时,日本还推广能过滤不良信息的网络监控软件,软件名叫“Filtering”。该网络监控软件是免费的,谁都可以下载。网络监控分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以及无限制四个级别,代表不同的严格程度。父母还可以从自己的电脑上对孩子的计算机进行远程设定,可以保存孩子7天的上网记录,以便随时进行“抽查 ”。
除了Filtering,日本还有其他的网络监控软件,不过都是要收费的,但是功能更为广泛,比如“ifilter”监控软件不仅可以用在电脑和游戏机上,还可以用在电视和手机上,可谓从全方位为孩子设置了一道“保护网”。
二、家长对子女的上网行为管理不甚重视
与日本政府所做的努力极不般配的是,日本家长在保护子女上网时所投入的精力却不容乐观。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网络安全软件公司赛门铁克近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与别国相比,日本的父母对子女上网的关注程度较低。该调查是在2月以日本、美国、中国和巴西等14国的约1700名父母为对象实施的。
赛门铁克公司认为,子女在上网时有遭受欺辱和性犯罪威胁的危险,父母的责任重大,因此家长和孩子们有必要商量好上网的规则。
关于“是否知道子女的上网内容”的问题,24%的日本父母回答“总是知道”,60%回答“有时知道”,二者合计占84%。与之相比,14个国家的平均数值高达95%,日本排名垫底。
回答“只需在发生问题时查看子女的上网活动”的日本父母则高达51%,超过了各国平均数值29%,排名首位。调查结果显示,日本非常倾向于让子女自由上网。
回答“上网由全家人制定规则”和“与子女就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有过交流”的日本父母分别占38%和35%,均仅为各国平均数值的一半左右。 三、网络监控软件伴侣安全管理软件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事物都有优缺点,所以假如两个人或物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就能达到珠联璧合的完美状态。在企业,网络监控软件和网络安全管理软件正是能互补长短的绝佳伴侣。 网络时代,企业各项业务的进行已经越来越依赖,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了,因此企业网络管理人员便担当起了管理好网络的重任。 各企业网管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为了管理好网络,他们必须借助利器。针对员工的上网行为,他们需要网络监控软件;针对网络不安全因素,他们需要网络安全管理软件;除此之外,为了管理公司的其它网络系统,网管还必须部署其它网络管理软件。 撇开其它网络系统不谈,本文专门针对员工的上网行为管理和网络不安全因素,简单介绍网络监控软件(上网行为管理软件)和网络安全管理软件如何相得益彰。 不少企业主管发现,临近春节,各个员工由于归心似箭,往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各项工作,尤其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一直被员工束之高阁。为了改变这一情况,企业主管或者亲自出马,或者任命网管寻找网络监控软件,他们要看看员工到底在忙些什么。 国内知名网管软件Anyview(网络警)网络监控软件开发商的商务部负责人说,虽然接近年关,但通过电话咨询、即时通讯咨询和邮件咨询网络监控软件的客户依然有增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