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交媒体网络再受公司限制
一直备受公司歧视的社交媒体网络再次被限制。与很多公司制定网络管理条例和用监控软件直接屏蔽社交媒体网络不同,《华盛顿邮报》只是向员工发送了一份备忘录。
谷歌昨日公布了4月份独立访问人数TOP1000的全球网站排行榜(不含谷歌自己的网站及成人网站),其中社交媒体网络Facebook与Twitter分别列位第一和第18。
在国外,因为很多员工都会有意或无意地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网络上做出泄漏公司机密、抨击顾客、诋毁同事、破坏公司形象等行为,因此这些社交媒体网络是公司重点监控,甚至屏蔽的对象。
社交媒体网络衍生了不少商机。为了限制或屏蔽社交媒体,有些公司都部署了网络监控软件;为了监视员工在社交媒体网络的一言一行,有些公司直接购买舆情监控公司的服务;社交媒体网络甚至催生了社交情报局公司。
与上述公司不同,《华盛顿邮报》公司的做法则比较温和。据外国媒体报道,《华盛顿邮报》的总编辑近期向员工发送一份备忘录,要求员工不要使用公司的Twitter帐户回应外界的批评,也不要使用个人Twitter帐户代表公司发言。
事情的起因是:《华盛顿邮报》此前发表了一篇充满争议的特邀文章,文章谈论了基督教对同性恋的态度,及其是否应当对近期数名青少年的自杀负责。
文章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这一说法引起了同性恋活动组织GLADD的不满,该组织通过Twitter和自己的网站进行反驳。作为对GLADD的回应,《华盛顿邮报》一名员工也在Twitter上发布消息进行辩论。这一做法引发了GLADD更大的不满,并再次发布Twitter消息称,同性恋问题并不具有两面性。
为了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华盛顿邮报》总编辑就向员工发送了关于使用Twitter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虽然《华盛顿邮报》这一行为是希望控制一些可能带来危害的做法,但是许多人对此行为表示反对,反对者称:鼓励传统记者使用社交媒体与读者对话原本就不容易,因此这样的做法将进一步抑制记者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新闻机构应当鼓励对话和辩论,而不是阻止读者和记者之间的对话。
此外,《华盛顿邮报》控制该报纸品牌的Twitter帐号是合理的,因为这一帐号发布的消息将被认为是《华盛顿邮报》的官方说法。不过,阻止记者谈论有关报纸报道的内容将会导致记者在新闻圈中被边缘化。《华盛顿邮报》应当对“代表《华盛顿邮报》发言”的说法做出澄清,明确哪些方面是记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谈论的。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家怎么做是人家自己的事,只要没有干涉到旁人,旁人也就无权干涉。
相信《华盛顿邮报》此举并不会引发社交媒体拥有者的不满,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监控软件的屏蔽行为尚且可以忍受,就更不用说区区一个备忘录了。
二、监控还是漠视QQ软件左右为难
先是,360剑指QQ偷窥用户隐私,推出专门针对QQ的监控软件——隐私保护器,于是QQ被千夫所指。现在痛失孩子的父母怪罪QQ监控力度不够,致其孩子自杀,于是QQ被告上法庭。QQ软件似乎骑虎难下,左右为难。
杭州日报今日报道:有两个年轻人,通过死亡QQ群相约自杀。烧炭自杀的过程中,一个人放弃了,而另一个始终坚持并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死去孩子的父母,将放弃自杀的年轻人及QQ的运营商腾讯公司告上了法庭。请求判令两被告连带赔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交通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279028元。
律师再三向这对父母强调:类似的官司以前从没有遇到过,相关法律也还不明确,官司的胜率很低,很可能最终会得不到一分钱的赔付,还要支付一笔诉讼费。但他们仍然坚持打这场官司。他们说,打这场官司,不是为了钱,就为了活着的孩子们,避免他们重蹈覆辙。
昨天上午,丽水市莲都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因利用QQ网络相约自杀导致民事赔偿纠纷的新类型民事案件。 原告律师认为,公开的QQ群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不是点对点的,腾讯完全有能力也有义务去监控那些发布后有危害性的信息。他们只是没有付出成本,加大监控任务。 因为小张父母,廖亚梅决定通过这次诉讼向社会和法律界发起呼吁:
目前网络上流行的“相约自杀”,在日本、韩国等地早就有立法。如果我们任这个势头滋长蔓延,不知道还有多少孩子会如此悲痛地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