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立法规定家长查看孩子聊天记录违法
9月1日,经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的《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开始实施。
条例明确“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特殊、优先保护”的原则,指出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并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校园安全、隐私保护、心理健康等,一一做出规定。
条例规定,中小学校200米范围内禁开网吧,青少年宫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留守儿童集中地建寄宿制学校,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彩票,不得允许未成年人同居,建立校园及周边治安管理制度,设立的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机构日常工作由同级共产主义青年团委员会承担,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条例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也作了保护。家长查看孩子聊天记录、手机短信都属于违法行为。条例第39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开拆或者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等个人信息,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条例还规定,对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法院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案件,法院一律不得公开审理,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应当给予被害人特别保护;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报道,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二、客观看待网络监控软件和上网过滤软件
从国际上看,上网过滤软件的使用范围正迅速扩大,在一些国家出现了对它的旺盛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对国外使用上网过滤软件的实际情形,《环球时报》记者作了一番调查。
1、亲身体验英国上网过滤软件
前段时间,《环球时报》记者在英国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电脑启动后,屏幕上首先显示麦克非公司的上网过滤软件已经预装了。在正式启动前使用者需要确认一些细节,首先是电脑的使用者,电脑操作系统的编码。然后电脑屏幕会弹出密密麻麻的过滤条款,只有选择接受才可以进入下一步。最后,上网过滤软件宣布在第一次使用前要和使用者确认,任何极度暴力、色情和反人类的信息都将被过滤。
在使用过程中,和上网过滤软件打交道多半是因为登录互联网。有时由于错误的拼写搜索,过滤软件会立刻弹出鲜红色的对话框,询问这个貌似非法或是不道德的信息是否是使用者需要了解的。上 上网过滤软件在“是”和“否”两个选项中主动选择了“否”,只有使用者做出选择后,电脑才会恢复运作。除此以外,《环球时报》记者尝试打开与“虐待儿童”或是“性暴力”、“世界末日”等主题有关的网站时,上网过滤软件在第一次主动提示后会自动关闭窗口,在下次启动时必须要求输入四位数密码才能够恢复工作。
在英国,安装上网过滤软件来保护电脑使用者的安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个人行为,近几年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提到这种变化就不能不提到一位勇敢的母亲。她名叫丽兹·隆休斯特,她的女儿简担任特殊儿童的音乐教师,曾对一个有暴力倾向的成人提供帮助。 这个人特别喜欢上色情和暴力网站。2003年3月14日,此人恩将仇报,他在自己的家里掐死了简。丽兹在女儿被害后,毅然挺身而出,发起了在英国禁止色情网站的运动。经过3年多的艰苦努力,她不仅亲眼看到凶手被判处终身监禁,而且赢得了英国政府发出的对色情和暴力网站的禁令。 在这一大背景下,英国的上网过滤软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半官方性质的英国互联网行业自律组织——“网络观察基金会”主要解决网络上日益增多的违法犯罪问题,尤其致力于解决儿童色情问题。该组织就一直呼吁和帮助人们在家中的电脑里安装上网过滤软件。
2、日本,上网过滤软件未来的市场规模是205亿日元
石井和仁是一名初中生。最近几天他整天愁眉苦脸,十分不安。妈妈感到他有点异常,仔细追问之后才明白,原来他偷偷看了黄色网站。此后,天天有邮件催他交款,数额高达10多万日元。这让和仁十分惶恐,自己没有这么多钱,又不敢对家长说,所以愁得几乎茶饭不思。 幸亏他妈妈发现了。这位母亲没有责怪和仁,而是告诉他以后不要看了,这个钱也不用付,这都是诈骗。母亲当着孩子的面打网上的催款电话,结果一直没人接。打了多次都是如此,这才让孩子放下心来。日本这些有害网站很多,而且很多网站利用人的弱点,只要你看一次,就索要高额费用。很多成年人因为担心自己看黄色网站被公司知道,只好忍气吞声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