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道理浅显易懂,不言而喻,但总有人选择熟视无睹,无理取闹。例如对公司部署上网行为管理软件的行为,虽然员工深知此举无可辩驳,但由于被网络监控的感觉十分不爽,于是有人便不惜与公司对簿公堂。近日,南非一家公司老板就迫于无奈在网站上解释部署上网行为管理软件的原因。
所有公司,不论它们规模大小,只要它们想,它们就能监视员工在互联网上的一举一动。不用回头去看,站在员工背后窥视员工电脑屏幕的原始网络监控行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网络监控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取代老板亲赴现场执行网络监控任务的正是——令员工心神不宁的上网行为管理软件。
不管是老板亲临现场监控,还是借助软件远程监控,网络监控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员工的工作效率。一言以蔽之,上网行为管理软件存在的终极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基本上,企业局域网中所部署的上网行为管理软件的核心价值不外乎:网络监控、记录、管理和审计员工上网行为,并告诉老板这些上网行为是否与工作相关。针对那些与工作无关且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的上网行为管理,老板或者网管将借助软件采取适当的措施,从源头上解决。
虽然上网行为管理软件的功效显而易见,但被监控的滋味总不好受。因此许多员工不管三七二十一,对部署上网行为管理软件的企业冷眼相看,恶语相向。近日南非一家中型私营企业的老板迫于无奈,在南非知名商业网站BusinessLive上向无理取闹的员工阐述了部署上网行为管理软件的原因。
迈克是这家私营企业的老板。他说公司部署的上网行为管理软件,每隔10分钟会将员工的上网行为管理统计成方形报表。他说在部署软件之前,自己对员工的上上网行为管理一无所知。部署之后,他们的不少上网行为管理真是让他跌破眼镜。在BusinessLive上,迈克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发表了下文。
场景一:我无意中发现了一名员工花费在单人纸牌游戏上的时间就超过了3个小时,于是我决定进一步观察,看他是玩腻放弃还是继续沉迷。结果他继续沉迷,我就会用软件将游戏屏蔽了,下班后找他谈了话让其改正。
场景二:有个员工不玩游戏,不看电影,也不上社交网站,我几乎认定他是个勤奋的员工,但继续网络监控,我改变了看法。从监控数据可以看出,这名员工在制作个人邮件上花费了大量的上班时间。不仅如此,他发送的邮件还占用了大量的带宽,因为邮件中包含了大尺寸的多媒体附件。
场景三:不少员工对Facebook社交网站情有独钟,他们甚至把整整一天的时间用在上面,当然也有员工对Facebook只是走马观花,他们一般只花5分钟左右。
花少量时间在Facebook上的行为我并不认为是与工作无关的,因为适当的休息有助于提供员工的工作效率。对那些成天泡在Facebook上的员工,我会为他们制定特别的上网行为管理策略,如用软件的封堵策略将Facebook完全屏蔽。
解除限制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即使你将社交网站屏蔽了,员工仍会费尽心思寻找其它访问途径,或者寻找替代网站;二是员工对屏蔽网站的行为不满意。
场景四:另一个占用员工上班时间,吞噬员工工作效率的上网行为管理是网络购物。网络购物深受员工的喜欢,但我对其却深恶痛绝。
场景五:下载也会令员工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经过对话后,我发现一些员工因为家中无网络,所以他们会选择在上班时间下载电影、音乐等各种娱乐文件,然后将其拷贝回家。
场景六:浏览色情网站同样会降低工作效率,有调查显示,70%的色情网站的浏览行为都发生在工作日。监控数据表明我的某些员工也是色情网站的浏览者。
文章最后,迈克以一句发人深省的问题反问跟他理论的员工:以上行为铁证如山,你们对公司部署上网行为管理软件还有什么疑问吗?
相信以上事实已经足以攻破员工对企业部署上网行为管理软件的一切疑问。 不过令人担忧的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局域网中部署了上网行为管理软件,员工隐私因此而暴露的事件不在少数。当然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面性,对此我们也只能一笑而过罢了。 也许在你内心深处,你非常反感公司部署上网行为管理软件之类的能查看自己隐私的网管软件。不过,现实总不是那么完美。目前的法律是站在企业这一边的。毕竟,在发薪资给你的老板眼中,公司发展胜过一切。而作为负责任的员工,你亦应该明白,工作就是工作,任何涉及隐私的事件下班后再做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