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门网站虚假信息屡见不鲜
随着交友网站和商务网站近年来逐渐升温,虚假信息、诈骗信息屡见不鲜。在8181网站论坛的打假监督办板块,由网站会员自发揭露的诈骗人信息贴竟有875个,淘宝网门户论坛内的骗子曝光台也晒出了6290个帖子检举揭发网上的骗术。另外还有大量克隆正规网站的“山寨”网站,让不少消费者因被“钓鱼”而蒙受损失。
2、部分网站自律差 网络管理难度大
近年来,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传统犯罪与网络犯罪相结合的特点日益明显,网络诈骗、网络盗窃、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入侵和攻击计算机与网络的不法行为逐渐增多,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色情及从事赌博等犯罪活动突出。
网络犯罪的根源之一是个别网站只图盈利,自律意识差。谈及网站会员的虚假信息时,8181站长对记者表示,自己没有义务去核实会员身份的真假,网络管理部门也没有要求网站必须让会员提供身份证等进行注册。对于网站内贴出的一些诈骗信息,他建议举报者直接向当地公安部门网监科举报。只有网监部门核实确认后通知网站,或者多名会员共同举报,网站才会删除被举报的信息。在一些交友网站,只要肯花钱,就可以轻松获得“金牌会员”或者“钻石会员”等称谓,一些诈骗者就是利用这种方法轻松登上各网站的推荐页获得更多的行骗机会,而这样的利益链条也导致很多网站对可疑会员置若罔闻、听之任之。
实施网络实名制的前提是铺就一条制度与法律保障之路,在保护网民人身权利与防止网络侵权之间求得平衡。网络实名制十分必要,但加强网络监控管理仅靠实名注册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立法、网络管理软件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健康、规范的互联网环境。
3、政策先行网络监控无虞
雇主能通过阅读员工的电子邮件和短信了解他们的个人生活吗?假如员工的这些信息是在公司设备上发布的,并且公司的网络管理政策明确规定了网络监控是合法的,那么答案就是肯定的。
今年6月,关于企业雇主是否有权监控公司设备的疑问,随着美国最高法院裁决结果的公布终于尘埃落定:当员工使用企业提供的设备时,企业雇主对自己的设备拥有使用知情权,因此对员工采取网络监控是合法的,无可厚非的。(这一裁决在无形之中摘去了监控软件长期背负的罪名,倘若这一裁决结果得到全世界范围企业雇主的拥护,并且世界各国的法院纷纷仿效,那么,可以预见监控软件冲破黑暗,重见天日的日子指日可待。)
随着电脑、手机和短信设备逐渐成为标准的工作设备,这项裁决对希望监控员工的企业雇主而言不啻于是一个大喜过望的好消息。不过企业雇主也别太得意忘形,仅仅依赖法院的裁决并不足以在监控管理员工的行为中毫发无损,所以为确保万无一失,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企业雇主最好还要制定明确的网络管理政策。
网络管理政策是否明确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因为它是管理员工如何使用公司设备和告之员工公司拥有监控权利的凭证。它的重要性在美国新泽西的一个案件中可见一斑。
这个案件与监控员工的电子邮件相关。一名员工用公司笔记本与自己的律师互通私人邮件,然后这些电子邮件被公司截获。该公司制定了网络管理政策,政策规定,公司有权查看公司设备上的任何信息,包括私人电子邮件。但当员工将此公司告上法庭,说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了的时候,新泽西最高法院判决该员工胜诉。理由是公司的政策不明确,太模糊:政策没有明确规定,当员工使用私人的、受密码保护的、基于网页的邮箱账户时也属于被监控的范畴。
那么企业雇主在制定网络管理政策时,该明确规定哪些内容呢?一位专门处理员工诉讼案件的律师建议,政策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项:
1、明确定义公司设备,如笔记本、台式机、黑莓手机、固定电话、打印机等。
2、明确规定员工是否能使用公司设备处理私事,如果能,那么还应该规定处理私事的范畴。
3、明确规定公司保留监控和记录一切公司设备和账户的权利。
4、明确规定公司保留访问和搜索公司设备和账户的权利,以及只要是在公司设备上,员工不享有机密信息和隐私的权利。
5、明确规定,当员工违反政策时可采取的惩罚措施。
6、一份可签署的表格,一旦员工在上面签字,就表明他们同意遵守政策中规定的一切。
如果企业雇主对如何制定政策仍抱有疑问,那么就应该在采取行动前与法律顾问探讨清楚。只有明确定义的网络管理政策和详细的步骤才能界定个人与隐私的区别,也才能将法律纠纷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