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同完善网络隐私立法保护网络环境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网络隐私无所遁形?近日,中国科学报撰文表示360公司与《每日经济新闻》的纷争,让网民开始关注网络时代隐私保护问题。2月底,《每经》报道称360安全软件监控用户的电脑、与服务器进行通信,虽然未证实360监控了哪些内容,但由此推断是在查看用户隐私。
对此,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向记者表示,所有网络安全软件都存在着"监控"的行为,目的是保护用户电脑、防范木马病毒攻击,把网络安全软件这种对所有程序的监控解释为偷窥用户隐私,是毫无道理的。
"这就好比小区保安不对出入者进行登记,那还要小区保安干什么,"步步高信息主管威尔森用这一形象的比喻形容360与网民安全的关系。"与其让小偷自由进出,我宁可让监控探头没有死角,小区保安24小时执勤。此外,对于《每经》报道中推测的360安全软件可能窃取用户隐私问题,专家认为从专业技术角度看,这种推测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据了解,国外著名互联网公司谷歌、Facebook都曾面对政府及公众对隐私保护的质疑,谷歌的"对用户不作恶"更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全球互联网时代,企业所提供的网络服务及产品,都会与用户发生交互,如用户注册、登录、聊天等等,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网络隐私问题。
对此,有专家表示,网络隐私保护问题不应一刀切,更不能成为企业之间相互攻击的工具,特别是对于国内的互联网环境。从目前的舆论声音来看,针对网络隐私保护立法是许多人的观点,但这同样需要相关部门、互联网企业以及网民等共同完善,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的网络个人隐私保护环境健康发展。
二、准格尔旗创新网络监管加强舆论引导
4月16日上午,一网民在腾讯微博发布了"鄂尔多斯准格尔旗鼎华机电城今天发现一例H7N9病例"。发现这一舆情后,旗委宣传部在第一时间以《舆情专报》的形式上报旗委主要领导,建议旗有关部门尽快调查事件原委。
经调查核实,该消息纯属造谣,准格尔旗未发现H7N9病例。旗委宣传部将调查核实后的真实情况迅速在官方微博进行了发布,并对该网民的微博以准格尔发布的形式做了回应,得到了广大网民的认可,快速平息了可能造成人们心理恐慌的网络舆情危机。
今年以来,准格尔旗党委宣传部创新网络监管,加强舆论引导和处置,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一是完善制度、加强引导。建立了《舆情分级管理制度》、《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热点舆情报送制》等工作制度,进一步理顺政府门户网站的维护和管理,推动旗内报网台的同频共振,提高新闻的影响力。同时变"过去被动应付、事后处置"为"主动作为、正面回应",认真回复网民在政府门户网站、鄂尔多斯吧、准格尔旗吧、薛家湾吧等本地网站和在微博里反映的问题,初步形成常态化工作格局,努力把网民留在本地,意见留在本网,问题处理在萌芽。
二是协调联动、快速反应。充分整合力量,对旗内报、网、台、吧、微博、微信做好协调联动,实行资源共享,提高新闻发布的影响度,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加强监管、准确研判。处置舆情,第一时间发现是关键。因此,在舆情监看方面,宣传部要求网络办人员做到全员监看、全网监看、全天监看和全程监看,并建立舆情专题,对每一件舆情的发生、发展、消逝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记录和应对处置情况的总结反馈,基本做到了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回应,第一时间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