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监管难问题制约互联网发展
虽然近几年互联网快速发展,但是却存在一些难以忽视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网络监管难问题。
日前,有媒体报道,苹果公司存在利用智能终端跟踪并储存用户行踪信息的行为。有研究人员称苹果公司此行为是"有意为之",而有隐私保护法律专家表示,收集此类信息并不违法,主要要看苹果是否将其在使用条款中注明,同时表示,苹果公司经常修改隐私政策,很有可能大多数用户对此毫不知情。
苹果公司的行为虽然可能并不违法,但是无疑却是在损害用户的利益。提到损害用户利益,2010年,国内互联网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数以亿计的用户利益遭到损害,那就是著名的"3Q大战"。
以杀毒软件扬名的360和以即时通讯起家的腾讯都是国内的互联网大户,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然而,"3Q大战"中,这些用户却成它们较量的筹码。 腾讯"言真意切"地发出三封"艰难的决定",号召广大用户放弃使用360,而360也动员广大用户停用QQ。尽管最终国家工信部出面协调,两个软件恢复兼容,大战得以平息。但这场涉及数亿网民的互联网战争却暴露出监管存在的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公司的事件以及"3Q大战",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是长期存在的互联网市场不正当竞争的集中爆发,并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这种竞争给互联网企业树立了不好的榜样,也从侧面说明了目前全球互联网监管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互联网监管探索处在初级阶段
网络安全与规范在过去一年里是中国社会关注的一大话题。多位受访代表委员认为:中国的网络监管正在探索中起步。 过去的一年,中国的网络管理部门先后做出多种尝试,维护网络安全、保护网络上的公共利益,这里面既包括得到公众广泛支持的"网络扫黄"专项行动,也包括推行在做法上有异议的绿坝软件的尝试。
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副局长刘正荣说,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监管正处在不断摸索与完善的阶段。 他说:"互联网一直在快速发展之中,网络技术的演变日新月异,政府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相关立法和治理措施,才能真正确保互联网的安全。"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年增长率为28.9%。 中国手机网民去年增加1.2亿,达到2.33亿人,手机上网成为互联网用户新的增长点。如何为数亿网民提供一个绿色、文明的网络环境,是政府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郭国庆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民主开放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对于政府的网络监管行为必然存在诸多不同观点。 他说,有些观点认为,政府对网络的监管是一种对自由的干涉。事实上,即便是在欧美国家,也同样存在对网络的监管,并不是各种网络信息都可以放任自流。
"中国对互联网监管手段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监管的手段和对象,都是必须首先要考虑清楚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侯欣一说。 他表示,管理的目的不是将中国封闭起来,因而在监管手段上必须符合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一些基本规律,必须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
对于网络管理的政策发布,侯欣一委员建议说,政府在推出新措施时应充分征求和了解各方意见,给出一个公告期,让民众有心理准备。 事实上,中国政府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刘正荣说:"政府在监管过程中注意不断创新和汲取他国成功经验,近年来更是充分发挥了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的巨大作用。" 我们在使用局域网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无法上网的情况,经过事后的分析,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有些电脑在使用的时候占据了过多的带宽和网速,因此其余的电脑使用起来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这里我们简单说一下如何利用软件来进行局域网网速的限制,也就是利用类似于企业局域网管理软件这些工具来实现这些效果。
|